最后,太子赵惇决定:在兵部设军法司,各部的军法官员由兵部直接派出,他们的升迁由兵部考核,各级将领不得干涉,下级军法官向上级负责。军法官在各军都有着绝对的权威,依军法处置将士,就连主将也不得干涉;但旦他们徇私枉法、或是处置错误,也得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临安武校下面,恢复仁宗、神宗时曾经设立央和各府两级武学,实行“武举”、“御试”等制度,培养各级将领。未来将领、谋士、士兵也由各地方武学按兵部所定的标准负责选用,旦军队,可以保证得到稳定的军饷用于养家,立功后也能得到较为丰厚的赏赐,以此逐步改变军人被过度轻视的传统。
在上述基础上,改变整个官方关于军事的工场,所有关于军事的工场都转由兵部控制,工场的工匠身份提高,不再属于贱民,立下功劳的工匠也有可能得到朝廷所赐的官身。而且,兵部有权调用拥有新技术的工匠。
另外,在临安公学设立临安公学院,加强对宋朝相对领先技术的管理,以保证火器等制作方法不为外人获取,并规定敢于泄露者死!
利用设立临安公学院的机会,皇太子赵惇还把自己长姐赵姬的驸马王守成任命为公学院的副学政。
按大宋历来的严规,驸马不得干政,这也导致了有志朝堂的才学之士不愿意成为驸马。
王守成当初是因为家世的关系,依礼被选为长公主赵姬的驸马,从此就再也法从政。好在他与般人有所不同,他喜欢的是杂学的火器制造,这也是因为家传,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年兵部制造司的主事官员。在火器上,王守成堪称是当代大师级的人物。
赵惇早就知道长公主驸马的能耐,借此机会,让他以副职主持临安公学院,既不会引人注目,也可以让他有发挥才干的机会。
喜欢进谏的官大都是儒生出身,他们不会留意、也不会瞧得起专门教杂学的临安公学,更不会去关心在他们眼属于皇太子赵惇聊才搞出来的临安公学院,自然不会对长公主驸马出仕说三道四。
长公主赵姬却因此十分感激自己的二弟,她与驸马感情深厚,直因为丈夫由于自己的原故不能任职而觉得愧对了夫婿。如今弟弟能够不依旧规,让丈夫有发挥才干的机会,自是再三嘱咐丈夫要好生为大宋出力。
这也让小公主赵莉和附马欧阳亮看到了希望,只要还是正常的人,当然不想永远光在家享乐,有机会还是愿意为国家出力的。
朝廷军事设制的改革首先遭到了守旧和偏安派官们的强烈反对,甚至有些原本支持朝廷变革的官也将信将疑。皇太子将官过去对军事的干预之权全部取消,使得官再也不能制约武将,不少官们根本法相信武将的忠心,担心皇太子将制横的体制全部破坏之后,旦武将有谋反、叛变之心,国家就有瞬间倾复之虑。
第节
皇太子不客气的把从靖康年以来,官和武将投降、战亡的名单给公布了出来。
结果,靖康亡国之际,真正以身殉国的士人并不多。高级武将投金者少于同品级的官,地方上的武将和官投降比例基本相同,而由于地方上官为主,各地主管的官旦投降都是献上自己所管之地,这也不比武将带队投降要好多少;战死的将领却远远多过官,军队能够统计的低级尉官的战死比例,也高过了出身于士林的普通官吏。
这下守旧和偏安的官给皇太子赵惇堵的够呛,可他们还是不甘心。在大宋这样重视礼法、规据的地方,皇太子要完全改变压制武人的祖制,实在是让守旧派的官们法接受。更主要的是,皇太子的改制是要提高士林直看不起的武人的地位,这也使得官们感到了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