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国王兀术生前,合剌将军国大事全部丢给了十分信任的兀术;兀术过世后,他又将政务丢给了从小就得到了自己喜欢和信任迪古乃,使得兀术脉在大金朝野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皇室。
虽然有忠心的臣子提醒过合剌,臣强主弱有家国变更的虑,但合剌根本没放在心上。
精于骑射的迪古乃为兀术长孙,出生之后就甚得祖父兀术的疼爱,再加上自幼聪明好学,比起威名传天下的祖父更多的接受了汉学教育,堪称武双全。采十分出众的他,也得到了精通汉学和汉人化的金主合剌的喜爱。
有着深厚汉学功底的迪古乃,所写的诗词豪放遒劲,当时金人就称他“吟咏,冠绝当时”,曾作《念奴娇·咏雪》: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 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丘壑。 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真珠索。 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合旗角。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 貔虎豪雄,偏裨真勇,非与谈兵略。 须臾醉,看取碧空寥落!”
被金朝的人名士评为“气韵苍凉,思奇诡”,堪称是难得的上乘之作,连江南士林人看到本词,都十分叹服迪古乃的豪迈气概。
迪古乃素有大志,汉化程度很高的他向对儒家学者所谓的“华夷之辩”十分反感,在读《晋书》时,深为苻坚因夷狄之人的出身,就得不到儒学正统的认同而不服。曾对人言道:“吾志有三:国家大事,皆自我出,也;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二也;得天下绝而妻之,三也。”
征蒙古战大获全胜之后,迪古乃因功被封为右丞相,兼太保,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已经登上金朝臣子权力的巅峰:内治宫廷,外管天下;为帝王之师,武为最高统帅--都元帅,简直是呼风唤雨,所不能!
官升极品、负责主管政务之后,迪古乃却没有丝毫的骄狂之,他平素对人和气谦恭,在处理政务的过程干练沉稳、公正严肃、从偏私。而且结交了许多大金的人、名士,这切都使他颇得人望。
才高斗的迪古乃声名大振,远远超过了昏庸的金主合剌,这又引起了合剌的猜忌。
正好,迪古乃过生日,合剌命亲信近侍大兴国去赐贺礼,合剌的裴满皇后也附赐礼物托大兴国同带去。皇后与迪古乃为堂叔嫂的关系,女真人并没有原叔嫂不通问的规据,平时就相处的不错。
这只不过是个小事,就算皇后不该私自送礼给大臣,斥责也就是了。但金主合剌小题大做,不只将皇后的礼物追回,还打了大兴国。自此,迪古乃感到不安,对合剌也十分不满。
没多久,大金发生了非常奇怪的天灾。先是天雷劈坏了合剌的寝殿,把当时正在殿的合剌给吓得跑到了别处;然后,在利州的榆林河上,据说有几条巨龙打了起来,搞的洪水泛滥,不少臣民被淹死,财产损失巨大。
老天爷莫明其妙的发了脾气,奉天承运的天子作为上天的儿子,当然要向老爹请罪,请求天老爷原谅自己的过失。这就得按历来的传统,写个《罪己诏》上达天听。
翰林学士张钧倒霉,被大家推选出来执笔,却因为用语不慎,得罪了脑袋不正常的合剌,结果被皇帝亲手剁成了肉酱。
随即,金主合剌又追究起所谓的“幕后指使”来了,对迪古乃飞速的晋升十分不满的尚书省左丞相完颜宗贤借机落井下石,将辜的迪古乃牵连进去。
合剌大怒,但总算是看在已经去世的养父兀术面子上,总不能把他最喜爱的孙子给剁成肉末子吧?!便将迪古乃贬官赶出朝廷。
可这位性情不定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