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着张宛知有喜的好消息,柳长青索性拜托了张宛如帮着打理京中事务,打算带了秋萤回老家玩上两天,散散心。何少一知道他们要延请厨娘的事情后,就介绍了三个过来,他开有酒楼,哪个牙婆手上有手艺不错的厨子,都门儿清得很。

秋萤趁着这次回家,正好把厨娘带过去。可巧,这厨娘里有一个是密云的老家,一听说是在铜锣湾做工,特别近便,很是愿意;另一个却是南边人,老家已没什么亲人,无所谓哪里,只想寻个妥当的安身立命之处。

张家二房在铜锣湾的老宅子早就推翻重建了,加上买过来的隔壁柳宅的地方,家里显得更加宽阔敞亮,老宅子的后院本就大,宅子便新起了两进,在后园子里只辟出几大畦种时令菜的地方,猪圈与牲口棚都挪去了隔壁原柳宅的后院,原建在此的六个暖房也都扒了,直接建在了村南边田地里,与张家的炭窑不远的地方。

后园子剩下的大片地方,叫柳长青帮着仿照百花深处一角景色,栽树挪花,架起花架,铺了青石径。后园子原有的小池塘,加深挖大,凌水修了一座长廊,长廊中心处连着一座小巧的木质撮角凉亭,四檐飞翘,雕着祥纹,甚有意趣。这也可算得是“花间隐榭,水际安亭”了。

柳长青与秋萤赶了大早出门,带了绿叶随行伺候。先去了趟密云,见了宛知少扬,放下一堆的礼品,然后四人又带着云庭云汐,还有那两个厨娘,一起回了铜锣湾。

一行三辆马车,到村口之时已是后晌过半,村头玩耍的孩童们围起马车来,追跑笑闹着。几人索性都下了车来,何少扬与宛知在前,云庭随在身侧;柳长青与秋萤随后,云汐缠着秋萤;绿叶与两个厨娘在后,还有三个车把式也下了地,驾着空车缓缓向张家二门行去。

有认识的孩子飞快地跑去报信。不多时,秋萤的弟弟小梨涡,就随着报信的孩童,快步迎上前来。

小梨涡已满十岁,浓眉大眼,肤色微黑,腮边两颗小梨涡一抿唇便会出现,显得颇为俏皮。穿着一身湛蓝锦袍,银色镂空竹叶纹镶边,腰带上用银线绣了云纹,挂了一个彩色络子,上面垂着一枚黄石印章。他自小就有些机灵刁钻,极有主意,与秋萤年纪最近,关系也最好,此刻人未到跟前,已经拱手打上了招呼:“大姐,三姐,大姐夫三姐夫,怎地回家也不提前派人报个信儿?”

张宛知笑道:“你三姐三姐夫突然回来了,这不拉着我们一起回家住几日么!”

张秋萤满面笑容向他招手,小梨涡笑着上前再招呼道:“三姐,你又皮了,这手怎么伤了?”柳长青摇头笑起来。秋萤用手背蹭蹭小梨涡的脸蛋儿,嘴里玩笑着,“你管你自己就管不清了,一见面还唠叨我。我看你回家待了这一冬,长高了胆气也壮了啊,在爹娘身边美不美?功课没落下吧?”

小梨涡撇撇嘴道:“四书五经左右就是那些子东西,跑又跑不了,多也多不出。读完了诵会了,自己领悟就是了。倒是夫子那里时不时会讲一讲科场上的锦绣文章,听着还不错,宝儿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讲,这个我倒是不落下的。”

说完小梨涡抿唇笑了,转头向柳长青道:“三姐夫的文章就拿来讲过。”柳长青含笑不语。张秋萤却有兴致地追问起来:“怎样?厉害不厉害?夫子怎么评价的?”

小梨涡道:“夫子自然是夸誉的,但也有感叹。说三姐夫如此锦绣文章,也没捞着前三甲,可见天下士人藏龙卧虎啊,勉励我们更需勤奋,还问我怎不跟在三姐夫身边念书。”

张宛知凑过来道:“那你怎么回的夫子?”

小梨涡道:“我实话实说的啊,三姐夫早已给我讲解完了,剩下的就是我的事儿了。”

说话间,张家二门已然在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