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烽烟不弃 122 人皆有悲欢离合(1/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明年,乐进与关羽战于青泥,求孙权相救,但,恰逢孙权为曹操征讨,自顾不暇。于是,孙权至书刘备,呼其自救。刘备无奈,只好遣使告刘璋曰,今,曹操南征吴郡,吴郡危急。而孙氏与刘氏乃是唇齿相依,此外,又有乐进在青泥与关羽战,若不前往相救,乐进必克,进而侵我州界。此危犹胜张鲁,张鲁只会自守的贼子,不足以惧。借此,刘备同刘璋求万兵及资实,欲东归。可,刘璋薄恩,只许士卒四千,其余皆半。

而后,张松自成都写书于刘备,言:“此今大事将成,豫州怎可功亏一篑?!”

然,还不待此书寄出,张松与刘备里应外合之事便为其兄张肃获知。张肃刚正,大义灭亲,坦告刘璋此事。刘璋震怒,抓张松而斩之,同时,传诏戍关诸将,莫放刘备归荆州。

旋即,我军陷入进退两难之境地。

庞统适时进言,曰,时机已成熟,可行中计。如今,刘璋断我去路,且吝啬供给,乃是不仁不义之举,我方可以此为由进攻成都。刘备信然,我亦无反对之言,因此而行中计,召益州杨怀、高沛前来相见,以其无礼,斩之。

随后,又命黄忠、卓膺勒兵讨伐刘璋,刘备则领着我与庞统等径直前往汉中。于汉中,刘备封锁全城,名为保护百姓免受战火纷扰,实则以城中诸将与父老乡亲为质,威胁汉中士卒尽归其麾下。

如此,难免激起民怨。但,好在,刘备对于收复民心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法子,不仅为城中百姓准备好了需要的生存物资,还积极地施舍贫民,解决他们的生计。到最后,即便刘备什么都没有说,但,城中百姓皆是相信他乃是为刘璋所逼迫至此,而且,他们觉得为刘备之人质无什么不好,既能吃饱穿暖还能免受侵扰,远比跟着刘璋要好得多。

于是,汉中民心归附,将士也尽皆心悦诚服,愿随刘备直捣成都,驱逐刘璋。

我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璋焦急,向其臣下询问应对之策。郑度曰,此今刘玄德之军尚未过万,民心亦未完全依附,且,刘军无辎重相随,不得长久,如此,我方可驱赶巴西、梓潼民众至涪水以西,烧其仓廪谷野,树立沟壑,以绝刘军水粮,时久必退。

此乃良计,若是刘璋可循,我军定败。但,法正不甚在意,悠然地同刘备言说,刘璋虽然荒诞,但,尚有爱民之心,必不会如此为之。

果不其然,此计出后,刘璋再无动作。

趁胜,我军攻下涪城。于涪城,刘备置酒作乐,犒赏三军。

宴上,主臣皆欢,但,就在这么个欢愉的时刻,刘备与庞统来了场好戏,看得众人一愣一愣的。

也不知刘备是喝多了,还是真的为喜悦冲昏了头脑,竟是没有隐忍住地谓庞统曰:“今日之宴飨,可谓乐矣。”

庞统听罢便停止了宴饮,缓缓地置放下手中的杯盏,义正言辞地说道:“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

闻言,刘备大怒,拍桌诘问庞统:“昔日,武王伐纣,前歌而后舞,难道是不仁?”

“非也。”庞统不卑不亢,直直地与刘备对视,从容不迫地答:“商纣无德,乃是当诛,而刘季玉虽有违仁德,但爱民如子。”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地等待着刘备的反应。

而刘备反应倒也寻常,怒气更胜地反问:“庞军士是在说吾不仁不义?!我看军师酒醉过分,言语不当,宜速离开。”

这话听着还算委婉,但是,谁都明白言外之意无非是,庞统不会说话,可以滚了。

庞统也就真的滚了,强硬的一声,“统告退”便匆匆离去了。

看着庞统的背影,我与简雍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后皆是不甚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