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成都正是炎热的时节,但每过三五天,总会下上一场大雨,凉快上一两天。

公元766年的七月中旬的一天,一匹快马夹带着西北的风尘,奔进成都北门,飞驰到府尹衙门。

“这不是三将军吗?三将军回来了!”守卫一眼就认出了骑马的青年,欢天喜地的迎上前去。

崔宽跳下马来,抹了把额头的汗珠,也是一脸的欢悦:“大人在不在衙门?”

“不在。他兴许在百花村……”守卫一脸的神秘笑容,“听说三奶奶怀上了,害喜得厉害,大人这几天一直呆在百花村陪三奶奶,有什么事都是报到百花村去的……”

“她回来了?”崔宽先是一愣,很快神色如常,重又跳上马,朝着西门而去。

这离开成都不过五个月,这百花村竟是大变了样。修了不少的楼阁亭台,种了无数的绿树红花,俨然从一个城郊村舍,变成一座观光园林。而这园林之外,竟然还设有军舍,驻了足足一个折冲营的士兵!

崔宽心中叹息,暗道大哥对这任小浣也太过宠溺了。

顺着浣花溪往任家去的路上,崔宽远远就看见了溪边的一棵巨大黄桷树。树荫下摆了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置着几卷公文、两盏清茶,和一碟松糕小点。绿荫之中的两把逍遥椅上,坐着的俨然就是崔旰和任小浣!

只见他二人各执了一卷公文,一面乘凉,一面讨论着公文内容,不时的相视而笑,一幅其乐融融的场面。

崔宽放缓了马蹄,心中对任小浣的不满稍稍淡化——虽说他一直觉得大哥在任小浣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太过多了些,可当他在大哥脸上看到他从没见过的幸福满足的神情时,渐渐感觉到,纵然他与任小浣素有过节,可只要她不再伤害对他而言有如神坻的大哥,他也愿意接纳她这个大嫂。

听到马蹄声,崔旰和任小浣几乎同时抬头朝声音来源望来,见是崔宽,夫妻二人都喜形于色。

“三弟,你怎么回来了?”崔旰连忙起身迎上前去。这几个月来,崔宽在京替崔旰打通元载一门的关结立下汗马功劳。崔旰能得成都府尹之职,虽说是杜鸿渐的让贤,可若没有朝中诸人的帮言,这府尹之职也未必来得这么容易。

“我给大哥报喜来了!”崔宽跳下马来,大步走进树荫下,笑道:“大哥,你名下又多了个茂州刺史了!要不了多久,只怕这西川节度使也非你莫属了!”

崔旰对这喜讯似乎并不意外,听到崔宽最后一句话时,眉头微皱道:“三弟,这凭空猜测的事情,你我兄弟间说说也就罢了,切不可在旁人跟前妄言!”

西川节度使这个封疆大吏之职,本是杜鸿渐的。杜鸿渐向不管事,西川的所有财政都要从崔旰手中经过,再由崔旰向杜鸿渐上报——这报多报少,自然都是崔旰说了算。

杜鸿渐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也是个极聪明的人。他知道西川这块富庶之地不知多少人在觊觎,自己如果贪得无厌地霸着这有名无实的节度使之职不放,迟早会引人忌恨,被人明打暗算,无有宁日。

这几个月来,他已在崔旰手中已拿足了油水,知道与其等别人来对付自己,还不如见好就收,把这职权让给崔旰,还能落个好。因此他早就向向崔旰承诺让贤之事。

但是就算杜鸿渐有心让贤,这当今天子应不应,还要看朝中各人的言论和天子的心情。

“大哥说得是!”崔宽挠头笑道,“不过我听元相的书令官杨炎大人说,元相对大哥的态度已经有所改观,这茂州刺史之职,就是元相替大哥讨的。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连夜赶路,想第一个把这喜讯告诉大哥!”

“真是辛苦三弟了。”任小浣笑盈盈地给崔宽递上一盏茶,“先喝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