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蜀 第四十四回 踏莎行(2)(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山岭还是风雪大作,理州城却仍是秋高气爽的艳阳天。

一万四千名将士并没有在理州做过多的停留,经过调派后,从郭英义军中叛逃过来的八千士兵被分派西山的各州各县,以协助原驻军防御吐蕃。刘原等都尉手下的折冲营则跟随崔旰一同回了维州。

维州城的百姓听说崔旰归来,几乎全城出动,敲锣打鼓地集结到崔旰军为他们修建的渡江大桥桥头,将崔旰迎进了城。

初秋的维州夜风虽然比起成都凉得多,但与高原山岭相比,却已是两个天地。两天前还穿着棉衣棉裤的士兵们终于能够脱掉厚重衣物,好好地舒展舒展筋骨。

二更天过后,崔旰守着儿子入睡后,才轻手轻脚地回了自己的房间。收拾好几件随身的衣物,拿出随身宝剑,一种久违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如不细细计算,已经记不起是多少年前,他也曾经如同今晚一样,身携一把长剑而畅游江湖。那时的他无拘无束,心无旁骛,一心只想着寻师问剑,追求武学的更高境界。

直到安史之乱开始,战火由北漫延到了南方,世道越来越混乱,崔旰才发现,无论他的武功有多高,剑法有多妙,在这乱世之中,仍是显得如此的渺小无用。因而他投了军,放下游走江湖的宝剑,拿起横扫马上的血缨长枪。

以他当时的年龄投军,已是有些偏大,加上并无任何的出身,无人举荐,蹉跎了不少岁月。至到他到了剑南,遇到了严武。

人生总是有许多的大起大落,你不可能一直背运,也不可能一直幸运。

如果说遇到严武是崔旰的幸运,那么严武的英年早逝,就是崔旰不幸的开始。

但是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前途与命运都押在别人身上,那么他注定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擦拭着许久都没有出过鞘的宝剑,崔旰仔细得就如同在擦拭他人生的轨迹——他向来都坚信,他的命运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不由他人操控!

雪亮如镜的长剑映照出崔旰坚定的双眼和飞扬的长眉,崔旰望着剑中的自己,忽然笑了笑,翻出一把剃刀,以剑为镜,刮起下颌上的胡须——他答应过儿子要将胡须剃掉,不能在临走时还不能兑现。

有人在门外停住脚步,站在并没有关严的门口朝屋里望了望,很快又转身离开。

但是那人很快就回来了,推开门,径自走到崔旰面前,将一面不足手掌大、精美小巧的铜镜递到崔旰眼前。

崔旰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抬眼看着这个怯生生站在他面前的人儿,说:“这是什么?”

“用它照着刮吧,清楚些——别……别刮破了脸……”

默默地看着对方的双眸,直看得她慌乱地将目光移到别处,崔旰才垂下眼笑了笑,接过那面铜镜,清晰地感受到铜镜上残留的体温。

“谢谢。”

“其实……应该是我向将军说谢谢……”她低着头说。

“为什么这么说?”

“我要谢谢将军这一年多来对我的关照……谢谢将军明知道我是个女子还肯留我在军中……谢谢将军替我逼师兄说出心里话……谢谢将军……”

“如果要说谢,我也要谢谢你和释清平在军中帮了我这么多忙,也要谢谢你帮我找到我儿子……”

似乎都感觉到了气氛的怪异,两个人同时笑了,崔旰笑说:“我们也别说什么你谢我我谢你的了——你这么晚了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我是想问问将军,明天是不是一定要和我们起程回成都?”

崔旰道:“当然。”

任小浣说:“其实有我和师兄一起去,还有军中的几位优秀谍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