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公正地说,我家拿两成足够了。首先,我家这些东西很好得到,比如野猪肉,你萧大哥这几年也算能轻易猎几只猪了,不枉我他小就费心思栽培,又不要买粮食辛辛苦苦养猪,没有成本不是,就这蔬菜也就撒撒种子,浇浇水,拔拔草,也没什么人工,算一成足够了吧,还有米粉,青溪村本来就是鱼米之乡,镇上米店里的米粉算便宜的了,我们提供米粉,又拿一成利不是,坐在家里拿两成利,还不够吗?”
萧氏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你家的做法,才是重中之重,没有这个秘方,什么也都做不成啊,就凭这秘方,你家啊必须拿四成利了;还有采蒿子,那么小的蒿子,得花费多大力气去采,这人工就必须占一成了;还有你们去镇上现做现卖,这能卖的出去功劳才是最大不是,占一成都少了;你家还要制作炉子,还要烧炭火,这都不算了,你看,你家占六成是不是应该的,小夏?”
董夏只好答应和萧姨八二分成,这做生意的计划算是能往下走了。董夏迫不及待地要回家去行动了,想起自家还要镰刀割草呢,便告诉萧姨自家镰刀昨天忘拿了。
萧氏想起来自己昨天都没有看背篓,就直接将野菜倒在篮子里放着,还好没有让儿子去收拾野菜,不然手一抓,搞不好割到手了,心里默默反省道:“果真是悠闲日子过习惯了,心思越来越粗,那么大一把刀子也没看见。”
自己去厨房将刀子从野菜堆底找了出来,拿给董夏。董夏怕萧大哥还要帮自己割草啥的,只说自己回家了,便背着背篓和萧姨及萧觉迟打了招呼便下山去了。然后又从寺庙的另一边绕过去,找到昨天割草的地方,很快便背着满背篓的牛草回家了。
回到家的时候,王氏已经从镇上回来了,董夏便将自己和萧姨的合作打算告诉了王氏。王氏听后,惊喜的不知道怎么说才好,萧妹子这一合作,把自己的后顾之忧都解决了,她也没有了任何退缩害怕的念头,毕竟这已经不需要投入什么银钱,就靠自家人的手艺了。
王氏擦了擦眼泪,叹道:“咱家这算是遇上贵人了啊!哎呀,真是菩萨保佑,菩萨保佑啊!晓海,我前一段时间啊,总觉得自己命不好,小时候自己受苦算了,嫁到你家,才过了一些好日子,又连累你受了重伤,一想到自己的姨娘的心狠,心里又气又苦,现在总算好些了。”
董晓海是个寡言的汉子,他说不出什么安慰人的话,只是憨笑道:“你就心思重,其实没啥的。”
董夏附和道:“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娘,咱家有后福咧,你命啊,好着呢!是不是啊,爹,阿秋。”
董晓海和阿秋都点头道是。
一家人开始行动起来,董晓海嘛,自然还是在家里教阿秋认字,王氏背着钉耙去除草,董夏将草儿都在家里阴凉的地方,然后收拾了六个蒿子粑粑在背篓里,中午就在山上解决,王氏要除草翻地,她要努力摘蒿子。
晚上回家还要和王氏商量着制作一个小火炉,野猪肉和大蒜都还有,米粉的话,萧觉迟会去镇上买,傍晚的时候萧姨会让萧觉迟送下山来。
基本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东风就是明天早上去镇上的摆摊叫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