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自然不会将齐家表爷夸董夏的话告诉她,免得孩子得意忘形了,“和你萧姨谈了一下午话,心里舒服不少。”

这话也是事实,萧氏一看就不是简单的人,王氏耿直,对她好的人能立刻掏心掏肺,萧氏知道王氏心里郁结地方的话,肯定会暗地不动声色地开导。王氏自尊心强,若是明目张胆的劝解,只会心思更加郁结,这种潜移默化的方法是最合适的。所以齐家表爷的话若在平日里听起来,王氏只会多想,以为表爷表扬董夏,是怪大人不晓事儿,现在却不会了。

“我萧姨?娘和萧姨关系不错嘛!”董夏抬头笑看王氏。

王氏感叹了一句,“她那样的人,有谁不愿亲近?哎,倒是没想到她不嫌弃你娘,愿意和我来往。不过,你可要闭紧嘴巴,你萧姨的事儿不准和外人说,晓得不?”王氏想到萧氏的模样和处境,立刻板起脸叮嘱董夏。

“娘,这我还不懂吗?我可不会给萧姨惹麻烦的,至于娘,娘勤劳善良,对亲近的人向来是刀子嘴豆腐心,萧姨肯定知道娘的品行,才会和娘交心的啊!不过,你们的辈分好奇怪,萧姨叫你董嫂子,你叫萧姨萧妹子,而我叫她萧姨,萧大哥又叫你董大娘,这是随姑嫂还是姨娘的叫法啊?我都糊涂了!”

“呵呵呵。你萧姨是个随性的人,随便怎么叫,顺口就行了,哪里还管那么多?”王氏现在对萧氏可是很推崇,不觉得这叫法有多么怪异。

回到家,王氏便开始收拾背篓里的蔬菜,董夏刚将篮子放到厨房里,就听到王氏的惊呼,“哎呀!”

董夏立刻跑出来看看,只见王氏坐在石头上,背篓里的蔬菜和大蒜放在地上,根本就没有泥土裹着的跟,向来也是,萧姨肯定考虑周全了,不会让董夏背着泥土增加重量的,而王氏则盯着背篓里的东西有些犹豫。

“娘,我正好缺大蒜呢,没想到背篓里还有大蒜。”董夏说着,凑到背篓跟前朝里一看,怪不得王氏会惊呼,居然有半背篓的肉,大概十斤左右。

“我说怎么这么沉,原来蔬菜底下还盖着肉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原本打算就着家里的米粉做些简易的蒿子粑粑,现在看来倒是不必了。

“娘,萧姨肯定是怕你拒绝,才偷放进去的,怪不得要萧大哥背着背篓送我们下山呢!娘,你要送回去吗?”董夏问道。

王氏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不用了,萧妹子送出来的东西就是真心给咱家的,不图回报,不过丫头,你和阿秋要记得,人家不图回报,在咱家为难的时候帮助咱家,这份情必须永远记在心里,要知恩图报,不能做那些个白眼狼。”

董夏郑重地点了点头,“娘,好坏我都记在心里呢,阿秋也会的!”

世间万事向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啊,不过,有不好的人存在,也自然还有一些对你好的人存在,不要怨天尤人,要坦然面对,人生的才能圆满,小家才能屹立不倒。

董夏捡起几根大蒜,剥了干黄的皮,王氏见状,说道:“丫头,你不是说,蒿子粑粑必须放咸猪肉炒才好吗?这腌的野猪肉比家养的猪味道还好,今晚你就割些猪肉下来做粑吧。”

董夏高兴地拿来刀子切了一块肥肉下来,从缸里舀了一脸盆水,洗了肉和大蒜,拿回厨房又重新切了起来。

王氏趁着暮色看了看池塘对面的娘家,伤怀地叹了一口气,提着篮子回屋里,也忘了篮子里原本还有一把镰刀丢在萧家了。

收拾好肉和蔬菜,王氏便坐到锅台底下点火添柴,看女儿到底怎么拾掇这些东西。

锅烧得旺旺的,董夏将切成小肥丁的肉全倒进锅里,快速翻炒,然后停下,看肥肉慢慢熬出油,肥肉丁也烧的微微焦黄,漂在油上面。见油出了差不多,便舀上几瓢水,倒-->>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