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拿着畚箕一担一担的从后院挑着土,这土来自山脚,贫瘠得很,不过家里烧些草木灰补充补充肥料,种庄稼不能够,种点菜应该能养活的。阿秋拿着个破旧的葫芦瓢,也跟在屁股后面来回运着土。董夏就在厨房里熬药,看着简易火炉上的药罐,董夏惊觉自从娘回来后就没有去后山那儿才药的,唉唉,过几天闲了还是要去的,好歹能补添一点家用啊。

一上午的功夫,前院便被王氏的巧手置出了个菜园子,山土被推得平平的,菜园的地有成人的膝盖的一半位置那么厚,中间用锄头理出纵横交错的几道地沟。菜园外面是王氏拿着镰刀去后面山上砍的细竹子,根部削尖,顶部削平,用石头狠狠地敲进地下,竹身抽出来的细枝条和竹叶很茂盛,这一圈的竹桩打下来,细细的枝条和竹叶压依次压在一块儿,将菜园周围围得密密的,鸡鸭很难进来,又留个一米左右的缺口,用竹子做的简易门堵上,菜园便初步告成。

王氏觉得土壤太贫了,又从灶台地下掏出不少草木灰,盖在土上,改善一下地力。家里冒出个菜园子,虽然还没有种上菜,阿秋已经高兴得不得了。一会儿去菜园看看,一会儿又去菜园看看。

王氏从家里找出几种菜种,挑出适合现在种的,在其中一块地上按区域各撒了一点种子育苗。

“娘,你撒的是啥菜呀?”阿秋跟在王氏屁股后面问道。

“空心菜种子,辣椒种子,小白菜种子等等。过不了多久,咱家就有菜吃了,阿秋好好看着,别让鸡鸭钻了进来。”栅栏这般厚实,王氏倒是不担心,只随意交代了一下阿秋,不想,阿秋倒是记在心里,之后,一有鸡鸭靠近菜园,他便指挥这竹丝条赶走鸡鸭,连自家后来养的也是如此。

将种子撒下,董夏已经熬好药让董老爹喝了。王氏便吩咐让阿秋在家看护董老爹,带着董夏去地里忙活了。地里现在也没啥,她不在家的时候地差不多也荒着,现在草都长了起来,王氏想在清明节后山上的地里种些花生和棉花等等,现在有时间便将地给除好草,松松土壤之类的,以后农忙起来,她一个人也顾不过来。

草还不是太深,王氏也没有先拔草,多使点力气用两齿钉耙连草带土的翻地,董夏提着篮子在地下面的山里找野菜。这块地是王氏当初辛辛苦苦运了好土上来堆积起来的,那时候的她怕后院的山土肥力低,养不活庄稼,硬是从更远的地方挑土。

董夏看着正弯腰辛苦翻地的王氏,有些犹豫。理智告诉她,这山顶种地其实伤害大自然的,在现代坡度高于二十五度就不宜种植农作物了,这块地在山顶就更不宜种植了,但是情感上自我安慰着,这周围的岩石形成天然的屏障,水土流失不用担心,而且地也不大,造不成大影响。况且,这是她娘辛辛苦苦扒拉出来的地儿,哎哎,种就种吧,泥石流不会发生,底下都是树林呢!

董夏倒是发现了不少野菜,这山太高,来的人很少,她还摘了不少香蒿,这种野菜炒着吃并不好吃,不过在现代老家有一种吃法绝对美味,以前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不过所有的野菜几乎都有个特性,便是耗油,不过没关系,这个晒干了一样可以,到时候家里有油了,便可以做出来,味道是差了点,却依旧是美味啊。

午饭已经过了时间,王氏才翻出一垄地,还有七垄地没翻,只能下午接着来,王氏也实在没啥力气了,只好背着钉耙和董夏下山去了。

家里的阿秋已经做好午饭,正坐在门前的石头上盼望着娘和姐姐回家吃午饭,爹也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编着草鞋,忙季到了,这草鞋的消耗就大了。

“爹,你看,娘和姐姐终于回来了。”阿秋看到池塘旁边有两个人正在洗着东西,立刻兴奋地叫道,他好饿啊,只好学着姐姐煮粥的方式自己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