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阿秋吃的兴高采烈,满嘴油光的样子,董夏心里寻思着,怎样才能改善自家的伙食呢?虽然自从娘回来后,家里的生活水平有了改善,偶尔还能吃上白胖胖的米饭,但是大部分时间还是吃稀粥和玉米糊糊,现在她一直玉米糊糊就有点烧心,胃里泛酸,很不舒服。

她不知道这里是什么朝代,玉米和山芋之类的东西这里也都在种植,家里人多米少的,就夹杂这这些粗粮在一起吃,总不至于饿死。董家现在是饿不死的状态,可是家里人也是面黄肌瘦的,粗粮偶尔吃,换着方式吃都行,可董家永远是白粥和玉米糊糊,经常一天不带换的。现在能挖到野菜,可是野菜也要精细这炒才美味,在现代她吃的野菜里肉比野菜多,毕竟野菜这东西耗油啊,这里呢,只是水煮一下,一点油都没有,吃起来味道也就不怎么敢恭维了。

董夏坐在门口光滑的石头上,双手捧着下巴皱着眉头在想一些可行的办法,阿秋见状,也学着董夏的模样,双手托腮坐在一旁,董老爹依旧躺在床上休息,春天的早上还是比较阴冷的,他还是躺在床上睡觉比较好,免得染上风寒折腾家里人。娘王氏大清早的去山上捡柴火去了,家里的柴火可是不够用了。

“姐,韭菜好好吃啊,香香的,可惜咱家没有韭菜吃。”阿秋响起刚刚吃的美味,还是难以忘怀,不禁遗憾地说道。

“咱家不仅仅没有韭菜,咱家啥菜都没有,只有各种野菜。谁让咱家的菜园靠着山边,这山体一滑坡,全盖住了,整顿不出来啊!”青溪村是个大村,董家属于王家庄这一块,王姓居多,所以叫王家庄,这一块儿村民的菜园基本都在一个山洼里,四周都是小山围着,由于人多地少,便不停的往四周改山为地,这南方雨水又多,容易山体滑坡,去年夏天几场大暴雨,她家的菜园挨着山脚,是分家时候,家里大娘将祖宅都囊在自己手里,用山脚下巴掌大的田园地补偿了一下得来的。现在连巴掌大的地都没有。

“咱家以后都只能吃野菜了吗?”阿秋姿势不动,只斜着乌溜溜的大眼睛问道。

“哎······哎······哎······哎哎呀,”董夏也是保持着姿势不动,只眼睛一亮,嘴里小声的咕噜着,“咱家没有菜园,总要开个菜园啊,是不是?这大春天的不开菜园,不是浪费时间嘛?”

王氏挑着柴回来,一眼便看到门口石头上坐着这对,一样的姿势,眼睛一样亮晶晶的,这画面着实有趣得紧,心里顿时一软,将柴放在院子里,不停地喘气,歇了一会儿道:“这大早上的,你俩在干啥捏?”

“呀,娘回来了,渴了不,我去端水过来。”董夏才注意到娘回来了,一下蹦了起来,赶紧回厨房倒些水出来。

“咕噜咕噜”的声音响起,王氏也却是是渴了,便接过碗站着就喝。董夏看着眼前的娘,破旧的粗布衣裳,是爹以前搬运东西穿的,耐磨但不散热,娘脸上全是细密的汗珠,在略显寒冷的初春更加醒目。

这才是真正的农家生活吗,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并不是悠闲的意思,而是意味着整日辛勤的劳作,哪怕外面多么寒冷,哪怕天气多么炎热,哪怕山路漫漫,哪怕蛇虫出没,哪怕腰已佝偻,哪怕背已酸痛······只要还活着,就要看着老天吃饭,老天高兴,农家人心里也就庆幸,老天不赏脸,农家人就胆战心惊,从老天爷那里偷些粮食养家糊口。这里不知道是不是古代中国,却那么像古代的中国,典型的小农经济。以前历史课上,老师讲起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便是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这些仅仅从字面上看并没有什么直观感受,受了电视剧的影响,反而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好,对于它的弱点更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比如分散,封闭,落后,脆弱。对,关键是脆弱,真正的靠天,-->>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