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周日的半晚出院的,手臂上还打着石膏,眼睑下面贴着纱布。
吴敏开车送我回到学校,但她并没有将我送到寝室楼下,而是把车停在了埋葬芳魂的小花园前。
现在,这个小花园对我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四鬼伤”的怀念,也不仅仅是我的第一件设计品,它有了更多的含义。
张翼山的命案让我认识了吴敏,可我们真正互相了解对方,却是从这个小花园开始。可以说,就算没有张翼山的案子,我和吴敏迟早也是要认识的,原因就在这个小花园。
我们坐在车中,都没说话,各自怀着心事。
这时,时针指向五点。每周的校园点歌台节目开始了。
伴着那首《致爱丽丝》的钢琴曲,曾莉莉一如既往地用甜美的嗓音向听众们问好。这是我们学校最受欢迎的广播节目,每周日五点的时候,至少有两万名师生在倾听曾莉莉的声音。
“这女孩的嗓音真好听,她就是你说的曾莉莉吧?”吴敏率先打破了沉寂。
我点点头。
节目的第一个板块是朗读一封听众来信。同往常一样,这是一封关于感情问题的来信,可巧的是,这次的来信是一位春心萌动的少男写来的,在信中他讲述了自己对一位年轻女老师的爱慕之情和因为对方是教师的身份而无法开口表达的徘徊无助的情绪,同时点播一首《想说爱你不容易》。
信读完了,曾莉莉照例要发表一点自己的评论,她非常激进地鼓励道:“亲爱的小川同学,看了你的来信我觉得有必要说说莉莉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爱是每个人生来的权利!在一个人成为教师,或者其他任何职业之前,他都是一个人,他就有权利爱和被爱。你的来信中提到她年纪比你大,可我从来不觉得年龄的差距是什么问题。
男方要比女方大这种规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它又有什么道理可讲?当今时代,还有人因为职业,年龄这些问题而徘徊在爱的门外,实在是落伍了!”
曾莉莉本是说给那个叫小川的家伙听,也是说给其他听众,话音也同样敲击着我的心,那些话放在我和吴敏的身上,似乎也蛮合适的。
我尴尬地说:“这样主持节目,恐怕要惹学校领导不高兴了。”
“北大的学生还真是与众不同的啊……”吴敏笑了笑,又似乎带着某种深意地说,“其实她说的也很有道理呢。”
车厢里的气氛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
之后就是最受欢迎的电话点歌栏目。一个幸运的家伙率先打进了电话,称自己追求女友屡屡受挫,所以要为自己点播一首迪克牛仔的《我这个你不爱的人》。
“这个迪克牛仔都是翻唱啊,难得有首原创!”我说。
“可不是么,我可不喜欢这种扯着嗓子嚎的歌。”吴敏说,“安然,你也点首歌吧。”
“哎?”我刚要说什么,却看见吴敏盯着前方的眼睛中闪烁着某种光芒,我立刻说,“好,我试试看能不能打进去电话。”
“你要点什么歌呢?”吴敏问。
“就点许茹芸唱的《我怎能离开你》。”
吴敏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啊,我最喜欢那首歌。”
我开始打电话,可是一直占线。我不断的尝试,还是占线。一直打了将近半个小时,竟然就是打不进了!
“打不进去就算了……”吴敏这样说着,声音中满是遗憾。
“我再试试看!”我不甘心,就好像这首歌给我点上,我和吴敏之间就会发生些什么。
这时候,曾莉莉的声音说:“可能很多同学正在抱怨打不进来电话,那有什么办法呢?咱们演播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