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玑没回答,好像全部心神都被“跳下赤渊”四个字吸引了,阿洛津说这段事的时候,用的巫人语,宣玑没听懂,只捕捉到了后面“陛下”和“人皇”两个词。
也就是说,尽管不像,但这个阴沉祭召唤出来的“魔头”确实是人。
而除了传说里的上古神灵,能被外族称声“人皇”的,自古只有武帝盛潇个,因为他拨乱反正,以凡人之身,完成了人力所不及的功业,可敬,也可畏。
宣玑不由得站直了些:“您刚才说您不是我想的那个人,您知道我想的是谁?”
盛灵渊回答:“不是‘铁鸡’上那小羊读的……那些什么家。”
听了他的否认,宣玑后背不由得松,之前的心理建设白做了,他时说不清是松了口气,还是有点失望。
“也是啊,”他想,“阴沉祭召出人皇,有点太异想天开了。”
再说,历史书上画的武帝盛潇是个脸凶相的铁面大汉,五大三粗,形象跟托塔天王差不多,比较符合武帝戎马生的人设。
跟这个逮谁撩谁的小白脸画风差太远。
但他是人,姓“盛”,应该是皇族。
宣玑想:也可能是混战时期皇帝死太快了,换过不少临时工:“您大名就叫‘灵渊’吗?”
“‘灵渊’是师长所赐的小名,大名甚少有人提及,之前时记不得了,”盛灵渊顿了顿,“朕名曰‘潇’,在位二十余载,除了杀业深重,甚作为,寸功未立,那些谬赞不要再提了。”
刚调整完心态的宣玑脚底下踉跄下,差点跪下——古人谦虚起来都这么大喘气吗?
盛灵渊“随和”地拂袖:“免礼。”
宣玑:“不,等等,您说我的剑是……那赤渊下,阴沉祭召唤出来的那个又是什么?”
“大约是我久伴之物,落下的头发,戴过的玉,经年日久,沾了人气,都能充做遗体。”盛灵渊说,“否则过去找不到遗骸,人们为何要立衣冠冢呢?这是个道理。写阴沉祭的人不明内情,想是认错了。应该是你家先人捡走了遗骸,又将我随身之物埋下收殓,充当尸骨吧?他那里倒确实有不少我的东西。”
宣玑顿,脸上惯常的嬉皮笑脸突然就消失了,缓缓地说:“您知道我家‘先祖’是谁?”
盛灵渊好像没看到他变脸,抬手在宣玑头顶上摸了把:“我身边曾有只毕方,我走时,那小雀儿也该长成了,你就是他的后人吧?为何不早报家门,要知道是故人之后,我就不欺负你了。”
宣玑神微闪,没吭声,算是默认了这个说法,勉强没躲开他的手,站姿有点僵硬。
这里的人不讲究“体肤直发受之父母”,个个都把头发剃得很短就算了,这小妖还不知往头上倒腾了什么东西,发丝不自然地梗着,手感极差。
盛灵渊碰了下就嫌弃地缩回了手,表面不动声,心里暗想:“他不是毕方。”
当年他身边那只小毕方,看着威风,实际就是只家养的雀儿,胆子小得很,绝没胆子把自己的骸骨挖出来,还炼成剑,插在后脊招摇过市。要是没猜错,很可能是赤渊火灭之后,那毕方回去收尸,但没找到他的尸骸,于是埋下了他随身的东西,聊做寄托。
南明火……南明火说的,似乎是朱雀离火。
盛灵渊有些不情愿地想起“朱雀”这个词,忍不住伸手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可最后的朱雀早就已经魂飞魄散,哪来的后人?
就算朱雀是妖族,盛灵渊也不得不承认,朱雀是妖族最有神性的族。
盛灵渊总觉得这小妖虽然看着疏阔豪放,身真火驱邪镇宅,但身上总是隐约带着点挥之不去的邪气。
这时,阵喧闹打断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