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还曾师从曹洞宗宗师行秀,所以受佛法的影响也是很深的。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耶律正公年谱余记》评价说:“耶律楚材虽洞达佛理,而其性格实与儒家近。其毅然以天下生民为己任,古之士大夫学佛者,从未见有此种气象。”他的生在思想上切以佛祖为皈依,在行动上又遵循儒家的济世安民之道。
耶律楚材自己曾说:“以吾夫子之道治天下,以吾佛之教治心,天下之能事毕矣。”这使得他的思想另有番特:他虽崇尚汉化,却没有汉族士大夫的狭隘的民族情绪和偏见。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华夷之分和华夷之防,他的政治理想是华夷统,共享太平。并且是在儒学指导下的华夷统。
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攻下都(今北京市),听说耶律楚材很有才能,就下令召见他,让他在自己身边办事,耶律楚材以长胡子出名,史称他“美髯宏声”,成吉思汗叫他“吾图撒合里”。“吾图撒合里”就是蒙古族长胡子的意思。
在成吉思汗的西征,耶律楚材特别受到他的宠爱,因为耶律楚材会星象占卜,预言常常应验,所以成吉思汗对他更加器重。成吉思汗去世以后,窝阔台即位当了大汗。他重用耶律楚材,使耶律楚材在改变蒙古帝国的统治方式和剥削方式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耶律楚材把帝国向着他理想的儒家方式来引导。
蒙古帝国在入主原之时虽然有贵贱尊卑之分,但是从来没有像原地区封建王朝那样有严格的君臣之别。这种状况也是被身受礼教君臣思想教育的耶律楚材打破的。窝阔台被选为大汗之后,在选举大会上,耶律楚材对察合台说:“你虽然是大汗的哥哥,但是从地位上讲,你是臣子,应当对大汗行跪拜礼。你带头下跪了,就没有人敢不拜。”于是,察合台就率领黄金家族和各级长官向大汗窝阔台下拜。从此,蒙古国有了尊汗的下拜礼。
耶律楚材为了保持汉化并使蒙古上层接受汉化,利用蒙古贵族的实用主义思想,名为因俗而治之,主要从保护和任用儒才、传播儒家礼教的方面入手。蒙古征服了原地区后出现了个问题:该如何治理这个化先进的地区?耶律楚材上奏说:“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他深知要统治原非用原的制度不可,而熟知汉法统治之道的是汉儒士。于是他在得势之时大力保护汉儒士并引荐他们仕途。这其实就是元朝汉化的开始,只是后来他们的汉化较清王朝迟滞了许多。
耶律楚材在自身做人方面更是堪称千古的楷模。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将领们纷纷抢夺金玉财宝,他却收集、保存了许多集和大量的药材。后来军疫病流行,这些药材救活了好几万人。公元1227年,他奉命到燕京整顿秩序。当时京畿之内,许多权势人家的子弟,到黄昏便驾着牛车出来结伙抢劫,行凶杀人。耶律楚材不畏强暴,不为利害所动,秉公而断,公开斩了16名这类罪犯,为社会除了大害。
他病死后,有人诬陷他藏有私囊,检查以后,发现除了琴棋书画金石遗之外,别所有,足见他的清廉。耶律楚材还是位有名的学者,他追述随军生活的《西游录》,记载了我国新疆和亚、西亚的见闻,是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他的诗集《湛然居士集》流传至今。
综上所述,耶律楚材的出现可以说是蒙古帝国乃至后来的大元王朝的件幸事,他把蒙古人的统治引向了正轨。蒙古铁骑虽然在军事上所向披靡,但其胜利后的统治则充分暴露了其落后性。于是在原地区出现了“胡化”与“汉化”的冲突,耶律楚材以其智慧与能力引导统治者看到了汉明的优越,使蒙古国本身没有的礼仪、赋税制度建立起来,使蒙古落后的分封制和部落联盟的管理制逐渐消失,使蒙古幼稚的法制得以发展成长。在蒙古国向元朝过渡的创业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