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才走到他书案前,将那红梅安放在菱叶口的白瓷花插里,灯烛下,他方搁下的笔尖还映出几许湿润的墨意,镇纸下压着的是首诗,却是元稹的两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那墨迹还未干透,我也不做多想,依旧回去依着他坐了,思忖接下来要说些什么。
他用完了那粥,便道:“时候不早了,咱们快些回去休息吧。”语气里全然没了方才的不快。
我见他要起身,索性直接开口:“方才原是我不好,不该跟你嚷嚷。”
他转睛注视着我,道:“你何时在我面前嚷嚷了?”
我又想起方才的惊险,登时情绪有些波动起来,喃喃着他的名字:“弘历。”
他便抓过我的手牢牢地扣在他手心里,笑道:“我在啊。”
“嗯,你在真好。”我说着,眼圈不禁热起来,又反抱起他的手慢慢移到我小腹上,低语道:“弘历,你可感受到了?”
他与我对视的双眼渐渐燃出热情来,惊喜地喊道:“我这个做阿玛的,怎会感受不到自己的孩子?”
我双手覆上他那稳健的手背,抿嘴笑:“是啊,孩子跟自个儿的父亲最是能心有灵犀的。”
“那咱们快点回去歇息吧。”他又催了催,语气极尽温柔,两人便起身相互携着回卧房去了。
屋外夜雪绵绵。屋内情意绵绵。
作者有话要说:
跟上章按说应该放起的,但是怕字数显得冗长!就分开更了!
第85章 山高水长
过完除夕,雍正下旨元宵节照例要在圆明园过,登时,各宫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忙起来。
出发前的这天,皇后携着众人去了奉先殿,为祭奠祖先,怀念故人;二为祈福后人。
我跪在蒲垫上,双手合十,听着立在前面的喇嘛念念有词。我不禁闭上双眼,又想起那去了的弘时和玉溪,还有还活着的如玉兄妹,想到此,心里不免沉重起来,有些人若是错过了即便有机会再见着却不敢相见,因为总觉得这心里是自己欠着对方的,就算是见着了又能说些什么呢?
正遐想间,听得侍礼太监唱道:“吉时到,请诸位主子上香,预备上路!”
众人便纷纷起身,按着品阶上了香,轮到我和宜良带着两位爷的侍妾近前时,我不由得仰头细看了座上菩萨的慈目,随即闭上眼,心默念:“菩萨啊,求求您,保佑我们全家永不分散吧。”
良久,宜良胳膊肘碰了碰我,低声催道:“四嫂,该走了。”
我这才回过神来,忙得起身随着她往外去了。
第二日,载着千人的车队在旗护军营的护送下慢慢从紫禁城出发往圆明园去了。
这元宵节是照例要传召些王公国戚来同入园伴驾的,往年我们富察家都是要在场的,今年依是如此。
这天刚安顿住,苒荷来传,说是太太和兰嫂子到了,我忙高兴地迎出去了,璜儿不过见过她们数面,因而有些怕生的藏在我身后,我们依礼互相问过好,我拉过璜儿的小手,教道:“大阿哥快见过太太和舅母。”
额娘看着眼前的小外孙儿如此拘谨,忙摆摆手:“大阿哥生的越发好了,不叫也罢。”话语里满是溺爱,丝毫没有责备。
我自然不肯,把他推到面前,低声道:“快。”
永璜这才拱手道:“见过太太和舅母,恭祝太太舅母上元节安康。”
额娘忙转身,接了身后嬷嬷的小托盘,串的福娃戏鱼金锞子被她双手递给了永璜,兰佳又赠了套书籍,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