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门进了念慈阁,这其实就是个很大的戏园子,临水而建,远近都是派清雅风光,设计这景致的人,也实在是用了心的。

  我们在后台——个水边的二层小楼里停下来,忙着挂出衣服,头饰,全都是备选的戏有可能用到的,因为早得了吩咐,大家虽不停的在动作,却声也不敢出。

  果然,不多时就听见远远有人拍巴掌示意,路直传到这边,静听时,有太监声音尖声宣着什么,细细的听不清楚。然后杂沓的人声便相继响起,竟持续了好长阵子。间夹杂着些随从小厮们四处奔走为主人取用东西,人们互相低声招呼的嗡嗡声,隔着戏台,听上去场面似乎出乎我本来意料的还大。

  个小太监飞快的跑到离我们不远的另处房屋,还在门外就叫到:“第出《麻姑献寿》!快!快!第二出《仙庆寿》快准备!”

  我和锦书相视笑。她早就说过,这种场面,开场戏必定要热闹,吉利的献寿戏,必定没她们的事儿,果然如此。

  只见群早已穿戴齐整的各“麻姑”“仙女”“神仙”奇形怪状的匆匆沿回廊小跑进了就在我们前面几步路的后台,舞台上阵紧阵锣响,鼓乐大作,个气十足的声音乍然开唱,震得我这个回古代之后早已习惯安静的耳朵嗡嗡直响。看来,这个祥庆班是卯足了劲儿要在这盛筵上好好表现把了。

  我骇然捂着耳朵笑起来,其他人此时也放松下来,现在说话倒是没问题,反而是不大声叫的话,别人都听不见。

  兰香突然兴冲冲的从后面出现,拉着我就往小楼外的湖边走,她嘴里在说着什么,我句也听不见,不过看她的意思,定是看热闹了。于是还有几个女孩子也好奇的随我们出来——反正不远,就是从楼的另边出来而已,如果有事立刻就能看到。

  我舒服的站在松软的湖边浅草里,原来从这里往侧前方走点,躲在粗壮的树干和柱子后面,可以看到戏台高高的侧面,我们想看的当然不是戏台了。戏台下面,特别是对面坐着的人,才是女孩子们,包括我好奇的对象。

  戏台对面环绕着圈儿三面二层楼阁,楼和戏台之间的天井里黑压压片人头,说“黑”压压,其实还不对,因为他们都戴着官帽,各种我不认识的顶戴此时真是翎顶辉煌,密密麻麻挤在个个大圆桌后面,此时看戏的不多,拿眼睛四处乱溜的、前前后后交头接耳说话的倒是不少,毕竟,就是个仪式而已嘛。

  其实最显眼的,是二楼正间向两边掀起的道长长的明黄软帘,隐约可以看到软帘后两边各站着个太监服的人,软帘后面应该就是良妃的位置了——她的位置似乎坐的很深,从我们这么远看过去,也只能看到两排侍女,却看不到她,想必这也是礼仪上的精心安排吧。

  在良妃的位置两边,阿哥们似乎是围坐在个个小桌子旁边,从我们这低处只能看到他们肩膀以上的样子,连表情也看不真切。我第眼就看到胤禛,坐在隔开良妃的帘子的右手边,这张桌子有三个人围坐,除了胤禛,另外两个应该就是二阿哥和三阿哥了,因为他们明显年长些,大阿哥已经被圈禁了,他们就是最年长的几个阿哥。和他们隔了张桌子,才看到十三阿哥胤祥。同样格局的良妃左手边,第张桌子就是胤禩、胤禟、胤誐这三个死党,胤禵就在他们旁边桌。除了这些人,其他的我知道定是他们兄弟,但都没见过,不认识。不过那个在最边上坐着,身后还紧跟着两个老妈子的小孩子,应该是现在最小的十七阿哥吧。

  二楼两翼同样挂着软帘,只是颜是般的白,帘子后面,可以看到各福晋女眷同样围坐在小桌子旁,个个花枝招展,头上的“两把头儿”装满沉甸甸亮闪闪的珠玉首饰——真替她们累。

  而在楼,溜儿小圆桌后面坐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