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那块到是没人住,能先预防也是好事,要是等真发生了,损失是回事,清理起来废人费力还耽误时间。
有那人力时间早点把南山恢复成以前那样不好?
“行,会就带人去。”他想出去薅东西回南山,可路走不了,只能老实窝着,没事做他也烦。
“这批粮食算是废了,还好地基里的粮食还够大家吃,不然真是雪上加霜。”商年想到先前种的玉米全军覆没,红薯土豆也没剩多少,还有不少被水直接淹死。
想再种,环境根本不允许,大雨天不停,积水问题天不解决,那就不要想又收获,只能吃老本。
杨潇,“多种点蔬菜吧,长的快,还能给大家换口味,天天红薯土豆的,大家也快吃吐了。”天气问题,他也没办法。
想到那些蘑菇,杨潇又问道,“那些长在房子里的蘑菇咋样?能吃吗?”要是毒能吃的话,也能给大家换换口味。
“让鸡鸭都试了,没啥问题,再让人试试,确定没问题,就能上桌了。”也不是他们太小心,主要是这蘑菇是新品种,没人认识,不能不小心,要是吃死人找谁哭去。
“那行,我先带人去后山看看情况,你先忙着。”挥挥手,杨潇带着来时的碗就离开了。
商年目送他离开,视线重新回到仓库记录上,看着那不到半的茯苓数,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起身出门就往温棚那边去,去看看重新搭建好的温棚,没问题就开始种茯苓,不能再只进不出了,基地快承受不住了。
对于基地缺茯苓,白欢是不知道的。
每天煮汤,茯苓生姜大把大把的用,根本看不出来基地缺茯苓,而且之前她可是在南山撒了大片大片的种子,异变的也就只有不到三分之的量,剩余的茯苓基数还是很多的。
咋想也不觉得基地会缺茯苓。
要是白欢知道,绝对的,又是整个南山开始撒种子,种子她多,随便撒。
可惜,她并不知道。
还在每天辛勤的煮汤,忙的跟个小陀螺似的,白天忙的要死要活的,也就晚上能好好休息下。
唉,也是没办法的事,煮汤队伍已经变的更加壮大,由先前的5人变成10人又变成现在的20人,40口锅,是头水牛,也该够喝了吧。
遗憾的事,不够,就算基地出台了汤票也还是供不应求,尤其是茯苓汤。
没办法,湿气太重,睡前你可能还是小面坨子,觉起来,就发酵了,变成大面团子,模样不要太吓人。
比如,要是眼睛稍微小点,觉起来,可能就要面对‘失明’的事实,脸上肉太多,眼睛又小,眼皮种,加上脸上的肉挤,看不见太正常。
运气好点,还能有个缝,范围不大,好歹还能看的见,比那些肿的变成‘瞎子’的要好太多。
还有的,直接整个人肿成米其林,身上道又道的轮胎,不是胖的,是肿的,属于虚胖,走起路来相当困难。时不时就要左脚跘右脚,个不注意就能摔个鼻青脸肿。
白欢见过最倒霉的个,当她面摔的,直接脸着地,鼻子都要被摔平了,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他的两颗大门牙被摔断了,直接就飞了。
好巧不巧的,就飞到她身前的锅里。
捞是没捞出来,那天,她身旁就站着个鼻子包着纱布,没有门牙的男生,紧紧盯着她面前的锅,有人来打汤,就盯着她手的勺子,生怕里面有他的牙。
白欢劝过,牙没了就是没了,找回来也没啥用,看着还伤心,不如算了,或者明天再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