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稀奇古怪的灾难不说,光是活着就要费尽心思,真没空去搞什么人力胜天那套。

  随口说说谁都能,做起来,个比个抓瞎。

  还是先把眼前的事解决了,再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吧。

  “先这样吧,仓库里的茯苓只剩半了,生姜到还有许多,还是要抓紧种植批出来。”想到那少了半的仓库,商年就头疼。

  杨潇安慰道,“往好处想吧,还好这些茯苓有用,不然南山倒下的就不止现在这些了,知足吧。”拍拍商年的肩,以示安慰。

  道理商年他都懂,效果好,用的才多,要是喝了跟没喝样,那大家还喝它干什么,还三餐不落的喝,外加顿夜宵,都是水,喝多了尿急老往厕所跑,还胀肚子,有那肚子还不如多喝几碗姜汤驱寒预防感冒不香?

  可它效果好啊,做不到立竿见影,隔天也能看到效果,有效果,喝的人就多,虽然规定了每次碗,想多要就拿东西来换,基地同意换,就会给汤票,拿着汤票才能取汤喝。

  汤票是基地即饭票后,又推出的种票。

  每天免费送汤,就是基地也供应不起,灾年,地主家也没余粮。

  为此基地推出了汤票,每人每天可免费喝碗姜汤碗茯苓汤,想多喝就拿条来换。

  和饭票样,干活就能发,张汤票工作3小时,不愿意的,也可以拿东西去基地换,基地认为有价值就换,至于能换多少张,那就看基地了。

  基地因此也丰富了下仓库,毕竟完全的买方市场,咋换换多少,都由基地说的算,不愿意也没用,谁让就基地有呢。

  ‘垄断’行业赚钱。

  不过基地也不过分,给出的价格也还算合理,只是不能和和平时期的物价比。

  放在以前,碗汤打死也就几块十几块的样子,要是有人拿碗汤来跟你换几斤甚至几十斤粮食,你肯定要把人打出去,还觉得这人脑子有问题,病的不轻。

  可现在,换可能还换不到,需求不样,以前只是碗汤,现在可能是‘救命’的药。

  浮肿真的不光是不好受,时间长了,风湿关节炎都是可能的,这可是要伴随生的病,医疗水平好的以前都不定能治好,何况现在。

  为此,汤票时间在南山成了抢手货奢侈品,有些喜欢打小主意的人,也起了坏心思。

  和平时期有□□,现在就有假汤票。

  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材料做假汤票,做的还挺真。

  就有些贪小便宜的人,用比基地便宜的价格从这些人手上买来更多的假票。

  好在基地有做预防,就怕会出现假票,有分辨的方法,有充分准备,不然时间还真要拿那些假票没办法。

  买假票的人冤吗?冤啊,想着能省点是点,节约勤俭直都是种花家的美德。

  至于他们知不知道那些票有问题,相信也没那么多傻人,比基地给的便宜那么多,稍微动动脑就知道有问题,但他们还是买了。

  为什么,很简单,贪小便宜呗,想着万认不出来,不就赚到了嘛。

  他们的小心思,基地就当不知道,反正做假票的,都被抓起来丢进劳改队,正好缺人,这不商年正跟杨潇说这事呢。

  “景那里又抓了批做假票的人,骗了不少,连人起带回来了。”基地又有收获了。

  杨潇打趣道,“仓库进货,劳改队进人,基地稳赚不赔,这买卖做的真值。”

  商年勾起唇角,认同道,“可不是嘛,几次下来,收获颇丰,搞的我都想天天有人被做假被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