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人,人的精力与体力都是有限的,铁打的兵都需要休息。
可以说,让部队始终在极限状态下作战,是件非常冒险的事情。这不但会增大部队的战斗伤亡,还会对官兵的士气产生影响。
更重要的是,从长远来看,这是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要知道,补充给东北军的第批主战装备已经在十七日上午到达保定,最多半天之后就能送到北京与天津。依照刘诚志在最高统帅部得到的答复,只需要半个月,东北军就能够获得让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恢复战斗力的全部主战装备。事实上,东北军所能获得的主战装备要多得多,主要是补充给东北军大多囤积在山西,只要铁路线打通,就能快速运往北京。
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个时候让主力集团军就地休整,半个月之后,两个最有突击能力的主力集团军就能恢复战斗力,再过半个月,其他五个主力集团军也能恢复部分战斗力。如此来,个月之后,东北军就将获得客观的战略反攻能力。
如果在这个时候把几个主力集团军拉上去打,导致伤亡过大,显然很不划算。
事实上,罗耀武也非常清楚,尽快让部队恢复战斗力,尽早发起战略反攻,才是将北京捍卫战由战役级别的胜利变成战略转折点的有效法子。如果过于注重战役上的得失,而忽视了战略上的得失,东北军就很难在战略上取得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