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美日联军才在遵化吃了苦头。

  照此部署,美日联军在宝坻投入了两个美军主力师,在遵化与玉田各投入了个美军主力师,另外两个美军主力师留在唐山,充当战役预备队。为了增强攻打宝坻的兵力,帕特里奇还在这边投入了三个日军主力师。

  也就是说,美日联军用五个主力师攻打宝坻。

  算上协助作战的个美军国民警卫队师与两个日军二线师,当时在宝坻方向上的美日联军总兵力超过了十万。

  比起守卫宝坻的那个新编集团军,美日联军的兵力足够强大。

  加上在进攻开始的时候,美日联军动用了大量支援力量,仅仅支持地面部队进攻的炮兵旅就多达个,动用了各种大口径火炮与火箭炮两千多门。

  可以说,战斗打响后,美日联军就对宝坻发起了猛攻。

  即便在遵化与玉田,美日联军的进攻力量也不弱,支援火力更是强大。

  与之相比,A集团军在武清方向上的行动就没有这么迅猛了。

  直到二十三日下午,A集团军才从天津主城区外环线以北的双街出发,沿着零三国道北上。因为推进速度并不快,所以直到薄暮,A集团军的先头部队才与部署在武清的第十六集团军接触。

  短促的战斗之后,美军就主动退了下去。

  此时,C集团军已经在宝坻取得重大突破,撕开了东北军的第道防线,开始向宝坻心城区推进。

  明眼人看就知道,帕特里奇采用了东攻西守的战术。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战术存在严重的问题,即让战斗力算不上最强大的C集团军担任主攻,把战斗力更突出的A集团军凉在了边,等于用次等兵力充当主力,把真正的主力摆在了战场之外,但是仔细看的话就能发现,帕特里奇的这部署不但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而且在进攻的时候最能发挥出美军的战斗力,还具有很强的后劲。

  说得直接点,A集团军的存在,牵制住了东北军战斗力最强大的第十六集团军,让该部队不得不留在武清,并且目不转睛的盯着A集团军,不敢增援宝坻。因为同时在三个方向上发起进攻,即便主力集在宝坻,但是在遵化与玉田投入的兵力不算少,所以部署在冀县,充当支撑力量的第四十集团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来,罗耀武在天津北面的防御部署,实际上被帕特里奇轻易瓦解掉了。

  别的不说,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本来就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援,如果不能做到相互支援的话,东北军在这边的防线将变得毫价值。帕特里奇的这部署,正好让两个主力集团军难以做到相互支援。

  牵制住东北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之后,要在防线上取得突破,自然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正是如此,在进攻的第天,C集团军就在宝坻方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在当天晚上就攻入了宝坻主城区。

  可以说,美日联军牢牢掌握着南线战场上的主动权。

  更可怕的是,帕特里奇的这部署并不仅仅是为了突破东北军的防线,而是在为接下来的大举进攻做准备。

  关键就在宝坻。

  打下宝坻之后,美日联军不大能够沿着两条省道北上进军蓟县,还能向西穿插,经香河绕到武清的大后方。只要美日联军能够占领零三国道上的安平,就能北上进军北京,或者南下攻打武清。

  从现实情况来看,美日联军在完成了战略迂回之后,肯定会南下攻打武清。

  主要就是,在零三国道打通之前,美日联军很难在北京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