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美日联军的地面部队也确实没有过人表现。
第天的战斗结束时,B集团军的三路进攻部队仅仅在山区里推进了不到五公里,而这个速度甚至比不上在赤山会战初期攻打承德时的进攻行动。
到了二十三日,帕特里奇才考虑让部署在南面的作战部队发起进攻。
只不过,这天上午,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发生在战场上,而是发生在战场之外。
当天上午,澳大利亚当局正式对外宣布,应美国与日本邀请,根据美日澳共同安全条约出兵东北。
消息刚公开,就在国际社会上掀起了悍然大*。
要知道,澳大利亚不但是除台湾之外的第六个参战国,还是除了美国之外,唯个不在东亚地区的参战国。虽然依照澳大利亚当局的声明,澳大利亚只派遣两艘护卫舰、四架预警机与架加油机,参加反潜巡逻、空巡逻与支援等辅助行动,并不参与作战行动,也不会派遣地面部队参与地面战争,但是澳大利亚此举,等于打破了国际社会的僵局,为其他国家派兵参战提供了理由。
澳大利亚此举,也多半与美国有关。
在美国正式向国宣战,并且宣布承认台湾当局为国的唯合法政权时,美国就在游说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众多盟国,希望获得更多的支持。可惜的是,年多下来,没有任何个盟国愿意卷入这场与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战争,更不愿意为了美国,与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结仇。
美国能在澳大利亚取得重大突破,主要还是澳大利亚遇到了麻烦。
虽然作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澳大利亚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但是受到本国人口数量限制,澳大利亚的经济体系直不够健全,国内市场也没有太大活力。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最主要的出口产品就是矿物,特别是铁矿石,而国正是澳大利亚铁矿石最主要的出口国。
虽然在战争期间,美国与日本均加大了铁矿石的进口量,毕竟生产众多的坦克战车需要足够多的钢铁,就连韩国也加大了进口量,但是战争消耗远远顶不上国的市场消耗,在国不再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之后,澳大利亚的经济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为了说服澳大利亚参战,美国不但答应继续扩大进口规模,还承诺为澳大利亚提供笔总量不少于千五百亿美元的偿援助,并且放宽贸易限制,增加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协助澳大利亚渡过难关。
作为回报,澳大利亚只需要用行动表明战争态度。
毫疑问,澳大利亚此举,绝对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就在澳大利亚宣布参战后,新西兰也答应派遣几架运输机,协助美军与日军向后方运送伤员。随后,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挪威在内的好几个国家都表示,在需要的时候会派遣辅助力量,为美日联军提供人道主义上的支持。虽然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俄罗斯与欧盟并没跟风,但是谁都知道,只要出兵国家增多,这两个地区力量就会有所表示,特别是欧盟,肯定会在需要的时候采取行动。
毫疑问,国当局立即表示了严重抗议,并且宣称不会因为其他国家的支援力量仅仅执行辅助任务而不予还击。
因为北京当局只是国的地方政权,所以没有资格发表任何外交言论。
这个时候,北方战区的几个头头也没有那个精力。
就在澳大利亚当局表态之后,美日联军的A集团军与C集团军同时发起了进攻,北京南面的战斗打响了
第六十二章 蓄势待发
第六十二章蓄势待发
在南线进攻上,帕特里奇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