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主力就部署在天津主城区北面,并且沿着京津唐高速公路部署了道较为坚固的防线,如果美日联军从北面发起进攻,就得撕开这条防线,从而消耗大量兵力。在兵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美日联军只能避开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主防线,绕到天津东面,从滨海机场发起进攻。
问题是,这边的进攻也很不顺利。
在滨海机场遭到阻击后,C集团军的士气受到严重打击。更重要的是,没等C集团军调整过来,东北军就在外环线内侧部署好了防御阵地。
铁道部材料厂,就是东北军的主阵地之。
当时,守在这里的主力部队只有个营的兵力,只不过是第二十六集团军某步兵师的个步兵营。除此之外,还有大约千五百名民兵与将近千名武装平民。东北军不但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还利用工厂里的材料设备,特别是储备的钢轨对防御工事做了加强处理,设置了不少的反坦克火力点。
战斗打响后,美日联军的前线指挥官就意识到,他们遇到了块硬骨头。
这次,美日联军没有在地面进攻上浪费时间。遭到东北军的顽强抵抗之后,美军指挥官就如法炮制,呼叫了空打击,用炸开路。
轰炸从二十六日下午…持续到四点,整整个小时,三十多架美军战机分成五个梯队陆续,投下了将近两百吨炸,将铁道部材料厂的所有建筑物都摧毁了。最后个梯队的美军战机还投下了燃烧,高达数千摄氏度的高温,甚至将钢轨化成了铁水,任何生物都不可能活下来。
觉得轰炸解决了问题之后,美日联军才继续向前推进。
只不过,让美军官兵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当他们到达材料厂的时候,竟然再次遭到了东北军的顽强阻击。在短短数分钟内,从材料厂里射出来的反坦克导与火箭就将在津滨大道上列队推进的美日联军突击部队打得落花流水,在美日联军开火还击之前,就有数辆坦克与十多辆战车被摧毁。
战斗,东北军甚至使用了大口径反坦克炮,在极近的距离内打掉了几辆M1A3主战坦克。在重点打击美日联军装甲力量的同时,东北军还用设置在道路南面的重机枪,以交叉射击的方式,放倒了整排的美军步兵。
必需承认,美日联军的反应确实够快。
在东北军战士发起反冲击的时候,美军的炮火支援就到来了。
可以说,如果不是如此及时的炮火支援,恐怕当时在津滨大道上推进的近千名美军与更多的日军将死葬身之地。
用炮火压制住东北军的反击行动之后,美日联军没敢迟疑,立即撤了下来。
这时候,美军指挥官也意识到,东北军肯定在材料厂构筑了地下防御工事,而且非常坚固,足以承受普通炸与燃烧的攻击。别忘了,C集团军的美军主力师参加过第三次南京会战,在南京与东南军激战了个多月,非常清楚**队的防御战术,也非常了解**队的地下防御部署。
对付地下工事,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钻地炸。
在很多时候,大威力的钻地炸是唯能够摧毁地下工事的药。
事实上,在台海战争,美军就遇到过**队构筑的地下防御工事,特别是在与空降十五军的战斗,空降兵挖掘的地下防御工事给美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针对这问题,美军专门开发了好几种用来对付地下防御工事的钻地炸,其些还非常先进。比如为了对付分层设置的地下坑道体系,美军开发出了种“智能”炸,能够连续击穿上面的数层坑道,在到达最底层的时候才引爆,以确保彻底摧毁整个坑道系统。
只不过,在绝大部分时候,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