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来,只要打下宣城,芜湖的美台联军就将被合围,而铜陵的美台联军也将失去突围机会。

  虽然美台联军在宣城部署了近十万地面部队,并且控制着从宣城通往江苏的铁路与公路干线,但是华军的进攻势头非常猛烈,而且在以攻打芜湖与铜陵为目的的情况下,华军没有需要占领宣城,只要能够到达宣城,控制外围的交通要道,对宣城施行包围,就能达到目的。

  摆在美台联军面前的难题是,要不要从芜湖与铜陵撤军。

  如果要,就得尽快。如果不撤军,就得向这两地增兵,而且也得抓紧时间。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在当天晚上参加了由加布里埃尔召开的络会议。

  也就是在这此会议上,加布里埃尔对帕特里奇在南方战场上的作战部署提出了质疑,或者说对帕特里奇的战略计划提出了质疑。

  实事求是的讲,当时南方战场上的局势并没有那么恶劣。

  在最重要的南京方向上,东南军在猛攻数日之后,伤亡数万人,仍然没有能够取得重大突破,甚至没有能够突破美台联军设在溧水县南面的防线。因为突击部队缺乏装甲力量,也没有足够的战术机动能力,所以东南军直在正面猛攻,没有迂回攻击美台联军的侧翼,苏州与常州都没有受到威胁。

  可以说,除了华军的表现还算抢眼之外,**队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

  问题就在这里。

  加布里埃尔提出了个非常尖锐的问题,那就是美台联军为什么不在这个时候,趁着**队突击力的大好机会发起进攻,在南京防御极度空虚的情况下,举拿下这座与北京样重要的城市。

  对这个问题,帕特里奇做了正面回答,即美台联军缺少主力部队。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的战略计划受到了加布里埃尔的质疑。

  虽然加布里埃尔直呆在华盛顿,没有上过前线,但是作为帕特里奇的老上司,这位参加过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的美军将领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非常了解作战行动。在他看来,如果帕特里奇能在南方战场上留下两个主力师,而不是把四个主力师全部派往北方战场,或者没有在广东浪费两个陆战队,美台联军就有能力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用最小的代价打下南京。

  面对加布里埃尔的质疑,帕特里奇没有辩解。

  不是他不能辩解,而是不想辩解。

  说得简单点,如果东南战场上还有两个美军主力师,就算陈必时为了支援北方战场上的罗耀武,仍然会在这个时候发起战略反击,也会留下足够多的预备队,或者干脆用预备队发起反击,把主力部队留在防御阵地上。更重要的是,如果北方战场上缺少两个主力师,别说在这个时候准备攻打北京,能不能及时攻入华北地区都是个问题。在美日联军没有对北京构成威胁的情况下,陈必时也没有需要在南京大动干戈了。

  可以说,加布里埃尔所说的问题,也是定结果。

  只不过,帕特里奇并没有完全否认加布里埃尔的质疑。

  正是如此,在这个时候,帕特里奇再次提出了增兵的要求。

  虽然当时美国陆军已经没有主力部队可派了,为了增强在国战场上的进攻力度,美军甚至将些热点地区的主力部队派了过来,只留下了国民警卫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陆军兵可派。

  要知道,美军的编制本来就比较灵活。

  直以来,在些低烈度战场上,美军直在让国民警卫队执行正规军的作战任务。

  事实上,有好几支国民警卫队就是在美军缩编的时候,由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