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需要两到三天,就能用美军国民警卫队师或者日军二线师将第十山地师从承德的外围包围圈上替换下来,也就能用第十山地师去守卫后方补给线。但是问题是,在这两三天之内,日军的两个主力师团就会被击溃。如果把第二骑兵师派上去,又没有及时堵住身后的漏洞,罗耀武指挥的**队肯定能在两三天之内打场大仗。
替换作战部队显然来不及了,只能从其他方向上抽调兵力。
按理说,帕特里奇首先应该考虑D集团军。毕竟在B集团军法取得进展时,D集团军在平泉方向上的进攻行动变得毫意义。
问题是,帕特里奇必需为承德之后的战斗考虑,而第二机步师是顶替第二骑兵师,继续向南进军的最佳选择。事实上,这也是他在进行作战规划时,为承德方向上的进攻失利准备的备用方案。
如此来,帕特里奇就不能抽调D集团军,只能抽调在北面所事事的F集团军。
十二日薄暮,帕特里奇就命令第四步兵师与几个美军国民警卫队师火速南下,只留下几个日军二线师继续向围场县进攻。
必需承认,重建后的第四步兵师仍然是支快速突击部队。
当天晚上,该师的先头部队就搭乘直升机到达E集团军后方,从第二骑兵师手里接过了守卫后勤补给线的重任。
十三日上午,在准备就绪之后,第二骑兵师杀入了承德市区
第百六十九章 百团大战
第二骑兵师投入战斗,是承德战役的重大转折点。
正如帕特里奇猜测的那样,这也正是罗耀武正在等待的机会。
弄清楚美日联军的进攻部署后,罗耀武就意识到,攻占承德是美日联军的首要目的,随后就会包围山海关,迫使**队后撤,或者围歼该地区的数十万军队。打到这步,美日联军基本上稳抄胜券了。
罗耀武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在承德阻击美日联军。
问题是,在兵力部署上,罗耀武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为了守住山海关方向,罗耀武不但用上了最能打防御战的第十五集团军,还把综合素质最强的第二十六集团军,以及第四十集团军派了过去。如此来,就算把第二十七集团军算上,罗耀武手里也只有四个主力集团军了。
如果切顺利的话,即第十六集团军的重建工作能够及时完成,问题还不大。
不管怎么说,在突出部战役后期,第十六集团军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半数以上的基层指挥官都顺利回到关内。得益于此,第十六集团军的重建工作在去年的十月底就完成了。问题是,重建后的第十六集团军只有兵员,没有主战装备,甚至连军车都不多。要想让该集团军恢复战斗力,必需为其提供足够的主战装备。
显然,这就是罗耀武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之前的数个月内,罗耀武就知道,承德是与山海关样重要的战略要地,所以在将第十五集团军部署在山海关的同时,他将第十六集团军留在了承德。依照罗耀武的设想,等到第十六集团军恢复战斗力之后,将负责承德的防御工作。
结果却是,因为没能获得主战装备,第十六集团军直没有恢复战斗力。
受此影响,三月下旬,罗耀武就将第十六集团军撤了下来。
可是在派谁去守卫承德的问题上,罗耀武着实犯了难。
如果从个人意愿出发的话,罗耀武肯定希望加强第十六集团军,比如把第二十七集团军的准备抽调给第十六集团军。可惜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并不由他全权指挥,而且该集团军与央的关系非常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