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美日联军要面对的就不是几百万正规军与百多万游击队,而是亿多愤怒的国人。

  帕特里奇能做的,也就只有加强后方兵力。

  也就是说,让更多的作战部队执行后勤保障任务,重点保护几条主要的铁路与公路,确保主要的军事基地能够正常运转。

  可惜的是,这个法子并不能消除来自游击队的威胁。

  长崎被摧毁之后,东北地区的游击队大受鼓舞,并且在月十四日发动了系列针对美日联军军事基地的袭击行动,首次将矛头对准了包括空军基地在内的军事设施。在袭击军事基地的战斗,游击队甚至使用了包括反坦克导、二迫击炮、零六坐力炮在内的重型武器。

  虽然美日联军及时果断的出击行动挫败了大部分袭击,但是仍然有几座空军基地被游击队攻破,近百架停在地面的作战飞机被摧毁。战斗,还有数百名美日联军官兵阵亡,对美日联军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打击。

  愈演愈烈的游击战让帕特里奇认识到,如果再不发起进攻,东北战场上的局势很有可能失去控制。

  更重要的是,这轮针对美日联军军事基地的袭击让帕特里奇意识到,全面占领国是很不现实的事情,即便是全面占领东北地区也很不现实。

  从军事上讲,为了提高部队的安全性,美日联军只能将军事基地集设置在几条主要的铁路与公路附近,并且离港口越近越好。这样来,才能缩短后勤补给线,并且集兵力保护重要目标。

  问题是,美日联军不可能放弃其他地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