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全世界都认为,美军仍然把重点放在东南战场上,毕竟美军地面部队距离南京不到百千米,而打下南京是美台联军的首要任务,也是恢复台湾当局在国大陆合法地位的基本条件。

  但是从军事层面上讲,美军早就把重点转到了东北战场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美日联军能在东北战场上取得突破,对北京构成威胁,美台联军打下南京的难度就将大大降低。甚至可以说,到时候,国当局为了捍卫北京,定从南方抽调兵力,也就有可能主动放弃南京。

  重点很明确,那就是打过山海关,华北平原。

  对帕特里奇来说,重点也很明确,那就是尽可能多的增加前沿机场的数量,保护好战区内的交通补给线,在前线后方部署更多的作战飞机。

  对美军来说,空力量是不可否缺的关键因素。

  事实上,问题就在这里。

  随着正面战场上的战斗偃旗息鼓,**队直在加强敌后游击队。根据帕特里奇掌握的情报,特别是从些俘获的游击队员,以及部分投靠美日联军的当地民众那里了解到的具体情况,阜锦会战之后,罗耀武直在向敌占区增派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官兵,并且由这些官兵领导敌后游击队。

  因为东北军扎根东北,大部分官兵都是东北当地人,与平民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罗耀武指挥的敌后游击队有着广泛的眼线,总能及时获取情报,甚至在某些时候,还能动员起占领区内的民众。

  毫疑问,对付游击队并不是美军的拿手好戏。

  虽然在伊拉克与阿富汗,美军与游击队交过手,并且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但是伊拉克与阿富汗的游击队都是根浮萍,就算能够得到部分民众的支持,也因为缺乏组织性,很难对美军构成实质性威胁。

  事实上,因为缺乏准确情报,没有足够先进的武器,以及没有有效指挥,伊拉克与阿富汗的游击队往往只能袭击单独活动的美军车辆,很难威胁到武装保护的车队,更别说得要严密保护的军事基地了。

  在国东北,美军就没有这么多有利条件了。

  罗耀武组建的敌后游击队不但得到了统指挥,而且绝大部分游击队员都是民兵,有的甚至是新编集团军的官兵,除了拥有较为丰富的抗战经验之外,很有组织纪律,与地方民众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可以说,打游击队比打正规军还要麻烦。

  仅仅在月份的前十天,就有四十多支运送装备物资的车队遭到袭击,负责押送的美日军队只击溃了十次袭击行动,并且在另外七次袭击及时派遣了增援部队,而在其余二十九次袭击,游击队都大获全胜,不但毙伤数百名美日官兵,还摧毁与侵掠了大批物资,其不少物资落入了协助游击队的平民手。

  针对这情况,日军指挥官建议扩大搜索打击范围。

  具体法子也很简单,即收缴散落在民间的武器装备,并且对可疑居民进行入户搜查,任何持有美日联军武器装备、药物资的人员都将被视为游击队员。依照国际战争法,游击队员属于武装人员,而不是正规军人,也就得不到正规军人应有的待遇。说得简单点,只要美日联军认为被俘获的游击队员参与了袭击行动,或者对其构成威胁,就可以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处决。

  帕特里奇没有采纳这建议,因为他知道,这也许正是罗耀武要达到的目的。

  扩大打击范围只能增加仇恨,而仇恨又是民众支持游击队,抵抗占领军的主要因素。在伊拉克与阿富汗,美军尝到了苦头。如果将矛头转向那些黑暗协助游击队的平民,等于与东北地区亿多国人为敌。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