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单路进攻,帕特里奇就不用等到七月初才考虑进攻行动。

  既然要南北两路凤时进军。就得考虑协同作战的问题。

  彰武会战之后,帕特里奇花了很大的力气调整美日联军在辽东平原上的作战部署,重点扫荡了锦州市的黑山县与北镇县,主要打击对象就是敌后游击队。在此期间,帕特里奇也多次派遣美日联军医巫阁山,只是收效甚微。

  除了地势之外,最大的问题还是交通不便。

  该地区的两条交通要道,零二国道在医巫阁山的东面,卓锦高速则在西面,穿过医巫阁山的只有两条省道。虽然靠前部署的美军炮兵能够为进山扫荡的部队提供炮火支援,但是也会遭到部署在山区里的国炮兵反击。

  更重要的是,在炮战,国炮兵的优势非常明显。

  不仅仅是国炮兵拥有射程更远的火炮。还与地形有关。国炮兵大多将火炮隐藏在山脉的西侧,在隘口设置炮兵阵地,打完了撤到设在反斜面的隐蔽点,使得美军的炮击没有任何效果。部署在平原上的美军炮兵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只能机动规避,不但安全得不到保障。作战效率也受到影响。

  作战时,美军不得不用航空兵掩护炮兵。

  结果就是,低飞的战斗机成了埋伏在山区里的野战防空系统的猎杀对嘉

  使用防区外药的话,轰炸效果又低得让人法接受。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首先考虑的就是要不要占领医巫阁山。

  虽然美日联军可以依托零二国道与二零五省道,沿三零四省道与三零七省道医巫阁山,但是山区内只有几条没有贯通,而且通行能力非常差的县道,横贯南北的主要道路都在大凌河西岸。

  如此来,攻占医巫阁山就得占领大凌河西岸的主要道路。

  问题是,如果占领了大凌河西岸的主要道路,等于包围了医巫阁山,剩下的任务就不是攻占,而是扫荡了。

  更重要的是。为了攻占这些位于医巫阁山西面的公路,首先就得占领医巫阁山。

  显然,这是个死循环。

  如果美日联军想在占领卓新与锦州之前打下医巫阁山,只有咋,法子,那就是强攻。

  医巫阁山的面积并不大,算上西面的大凌河,也就两千多平方公里。可是要想攻占这地区,需要付出非常夫的代价。

  仅从占领角度来看,因为医巫阁山连接了卓新与锦州,美日联军至少需要动用三个。师的兵力,还得出动个主力师扫荡盘踞在山区里的**队。

  美军不是没有山地部队,第十山地师就是最佳选择。

  只是,现在这支部队正在福建与陈必时指挥的**队作战打得还很艰难,根本法派往东北战场。

  用普通部队打山地战不是不可能,而是代价太大了。

  在医巫阁山作战,主要面对的就是分散活动的**队。别说在山区里与正规军打游击战,就算在平原上与敌后游击队战斗,美日联军都吃了不少苦头,而游击队本身就更加擅长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作战。

  根据在长白山的作战经验。美日联军要想攻占医巫阁山,至少得准备牺牲上万人。

  更重要的是,这会分散美日联军的作战力量。

  不管是在阜新、还是在锦州,**队的防御部署都很强大,攻打这两处地点的难度都非常大。如果再在医巫阁山分散兵力,主要方向上的进攻行动就会受到影响。最好的法子就是绕过医巫阁山,把战线推到大凌河西岸之后,再用围困加扫荡的方式。对付残留在山区里的**队。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