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韩军D集团军正在向惠山集,突围的话,也不会绕道熙川。
让韩军E集团军与F集团军继续猛攻熙川,只是为了拖住第十五集团军的主力。如果能够打下熙川,第十五集团军就只能退守江界。到时候,美韩联军就能集兵力围攻这座已经被炮火炸成废墟的城市。
从防御角度考虑,第十五集团军肯定会死守熙川,确保江界不被围攻。
如此来,第二机步师的目的地就是江界!
只要打下江界,就有机会与D集团军会师,也就有法子把D集团军救出来。
问题是,江界的防御也不弱。
守在这里的,除了第十五集团军在防御作战表现最顽强的四十五师之外,还有该集团军编下的三个独立旅,其个还是装甲旅。
仅这四支部队的总兵力就在三万人左右。
这还不是全部。之前在慈江道与两江道交界处作战的三个新编集团军,至少有个新编集团军在日夜间到达江界,加入防御作战。
因为江界是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大后方,所有作战物资都得通过这里送往前线,而运送作战物资的主力是民兵,所以在江界至少还有半个民兵纵队。
这些力量加起来,没有十万也有万。
也就是说,守在江界的国军队有十多万。
从这部署也看得出来,罗耀武吸取了在朝鲜境内作战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围攻第二机步师的那场战役。打穿插的第三十九集团军突得太猛,结果被第四步兵师缠住。如果不是第十五集团军迅速东移,守住了第三十九集团军退回国内的大门,恐怕罗耀武就得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这次,罗耀武把重兵放在江界,就是想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把入朝部队顺利撤走。
仅仅依kao第二机步师那万多兵力,肯定打不下江界。
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帕特里奇不得不让黄真尹从韩军A集团军与B集团军各抽调几个师的兵力,协助第二机步师攻打江界。
这次,黄真尹也很卖力,因为要救的不是美军,而是韩军。
丢掉C集团军,已经让黄真尹的乌纱帽去了半。如果D集团军有个三长两短,就算总统格外开恩,也会撤掉他的职务。
对职业军人来说,这疑是天大的耻辱。
对黄真尹来说,更是如此。
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将最后支国军队赶出朝鲜之后,黄真尹就被国人视为完成了统大业的民族英雄。
从英雄到罪人,这个落差太大了。
既然要全力救出D集团军,黄真尹就不惜血本。
依照帕特里奇的安排。黄真尹从A集团军抽调七个师,从B集团军抽调六个师,还各有两个主力师,总兵力十二万。
加上美军第二机步师,总兵力接近十四万,与守在江界的国军队旗鼓相当。
组织起这支力量,帕特里奇才发起反击。
九日夜间,美韩联军的解围部队到达江界附近,战斗随即打响。
此时,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已经完成穿插,两个集团军的前锋突击部队即将会师。
面对泰山压顶的国大军。包围圈内的韩军D集团军加速向惠山收缩。
因为美韩联军已经展开救援行动,所以罗耀武在九日夜间派出了东线战场上的另外两个新编集团军,从惠山西面南下,在惠山与江界之间构筑了道防线。
这样做,即是为了确保万失,也是为了降低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