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那几个开始还有点愤愤不平的参谋顿时了然。

  罗耀武确实早就想到了对策,而真正猜出司令官心思的,只有叶振邦个人。

  “就像叶参谋说的,留着也是留着,还不如早点派上去发挥作用。”罗耀武猛抽了两口烟,把剩下的大半截烟头掐灭了。“给第十六集团军下令,务必在十二小时内完成集结,依照军区司令部的作战指令投入战斗。”

  早餐也就吃到这,参谋都迅速返回工作岗位。

  因为第十六集团军是战役预备队,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所以只花了个小时,突击部队就在前线集结完毕。

  月日薄暮,第十六集团军在惠山东北,图们江上游的茂峰朝鲜。

  为了加大牵制力度,当天晚上,第六十五集团军在庄河方向上发起反击,集力量攻打美军第二骑兵师。

  到此,罗耀武毫保存的投入了全部主力集团军。

  当然,罗耀武没有打光全部牌。在他手里,还有足足七个新编集团军与三个民兵纵队没有上场呢。

  只不过,到这个时候,帕特里奇再也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了。

  罗耀武盯上了韩军D集团军,次投入四个主力集团军打歼灭战,还动用了五个新编集团军与至少个民兵纵队。

  韩军D集团军肯定顶不住,崩溃只是迟早的事情。

  问题是,突围也没有那么容易。

  西边有第十五集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则在战场南面迂回包围,东边是日本海,北面则是国本土。

  韩军D集团军能往哪里逃?

  第十七章 铺开了打

  如果说韩军路可逃。那肯定不现实。

  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任务是穿插分割,而不是阻击,即便突击速度惊人,大部队也集行动,没有像第十五集团军那样建立防线。也就是说,如果韩军D集团军向南突围,还是有希望的。

  可惜的是,现在是年最寒冷的时候!

  挡住韩军突围步伐的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突击部队,而是寒冷的天气,以及崎岖复杂的地形。

  别忘了,朝鲜东北地区主要是高原,最有名的就是盖马高原。

  六十多年前,美军陆战队就是在这里被志愿军击溃,最终全线崩溃,不得不逃到兴南乘船出海。

  朝鲜半岛的冬天本来就非常寒冷,盖马高原更胜筹。

  虽然韩军官兵并不缺乏御寒衣物,两个月前,冬装就送到了前线,主力作战部队还拿到了由美国提供的极地作战服,但是受后勤保障困难影响,韩军D集团军的物资直不太充足。严重缺乏油料。

  更要命的是,朝鲜的基础设施非常亏弱,为了取暖,韩军不得不配备大量发电设备。

  这样来,油料消耗更加惊人。

  可以说,美韩联军坚持在西线用兵,就连被全歼的第四步兵师也是在慈江道活动,没有到东线去,与东线的恶劣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朝鲜人民军还能在东北地区坚持抗战,也是依托了当地的自然条件。

  要是在两个月前,韩军D集团军还有可能向南突围,毕竟那个时候还不太寒冷,就算道路泥泞,部队也能走出去。

  随着气温降到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部分地区还在零下三十摄氏度以下,韩军要想kao两条腿突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开始,韩军D集团军就没有想过突围,至少没有想过成建制的突围。

  如此来,除了部分部署在盖马高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