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突围,就只能死守。
在荒凉的高原上,能够供韩军死守的地点并不多。
可以说,除了惠山,韩军别选择。
结果就是,当第十六集团军投入战斗,第三十九集团军提高突击速度。将包围线路扩大近倍之后,包围圈内的韩军不得不向惠山集。
对此情况,帕特里奇也是能为力。
打到九日凌晨,帕特里奇除了让已经精疲力尽的韩军E集团军与F集团军继续猛攻由第十五集团军守卫的熙川之外,还让第二机步师向第七步兵师移交防线,撤到鸭江南岸集结。
就算韩军D集团军抱成团,随着作战物资耗尽,最终肯定守不住,还是得突围。
不能向南突围,就只能向西突围。
既然要突围,就得有接应部队。
虽然帕特里奇直对韩军的作战表现非常不满,但是他知道,韩军再也经不起战败,要是D集团军重蹈覆辙,韩国很有可能因此退出战争。
必需保住D集团军,那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韩军身上。
此时,第二机步师的战斗力已经有所恢复。
增补的兵力到了大半,该师总兵力超过万五千人,只比正常情况少了几千人。加布里埃尔答应补充的作战装备也到了些,至少能够组建个减编的装甲旅。虽然比起正常情况,第二机步师现在的战斗力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集到个地点,仍然是支不可小觑的突击力量。
显然,帕特里奇不会让第二机步师去熙川。
第十五集团军的主力就在熙川,至少有两个师在那边对付韩军的两个集团军。兵力密度已经够大了,再增派作战部队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