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美韩联军尽力修复朝鲜道路交通系统的主要原因。

  打下基础后,美韩联军还得向前线运送物资。

  元山港在年月底就投入使用,每天都有好几艘大型船只在码头卸货。兴南港则则十月初投入使用,吞吐能力与元山港相当。

  每天,从这两座港口流入朝鲜的作战物资就超过了十万吨!

  这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因为美弗联军天消耗的物资肯定没有这么多。

  算上通过铁路与公路运入朝鲜的物资。到十月二十日,美韩联军每天向前线运送的物资超过了十五万吨。

  也就是说,基本上达到了作战需求。

  虽然实际作战消耗远不止这么点,守旧估计,在进攻初期,美韩联军的日消耗量将超过二十五万吨,其二十万吨物资要送往前线,但是到十月二十日,美韩联军在前线囤积…心口巳经招讨百万吨,每拖上天怀将增加十万吨以上

  也就是说,即便在十月二十二日发起进攻,美弗联军能以最高强度持续作战二十天。

  如果拖到十月底再发起进攻,美棒联军则能持续进攻个月。

  以美军的进攻能力,个月就能打到沈阳!

  美韩联军非常重视保密工作,为了隐藏部队的行踪,不但沿着朝边境线设置了大量哨所,动用好几个韩军二线步兵师加强防御巡逻,还将防空区域向国境内延伸了二百五十公里,让国空军的侦察机法发现鸭江南岸的动静。

  可惜的是,大规模物资运送很难做到保密。

  十月二十日,李帆就亲自警告了罗耀武,要他密切注意美韩联军动向。

  依照军事情报局的评估,美韩联军将在十月三十日左右发起进攻,误差不超过前后五天。

  仅仅天之后,军事情报局调整了战局评估,将误差缩小到三天。

  与美韩联军从容不迫的战争准备比起来,罗耀武就要被动得多了。

  虽然在回去参加高层会议的时候,罗耀武提到了增兵,还再强调。如果不向东北地区增兵,肯定守不住国境防线。他的这态度引起了高层重视,但是最终得到的,只是由武装警察与民兵改编而来的二十个师,总兵力还不到二十万。

  这样的增兵,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让罗耀武稍感兴味的是,高层任命他为沈阳军区代理司令员,统领东北地区的战争防御工作。

  也就是说,掌管东北地区的军政大权。

  在罗耀武回到沈阳之前,央公布了第三号战争动员令,全国最高战备状态。

  在此情况下,罗耀武可以根据作战需要,调动切战备力量。

  由此可见,向前线增派二十万预备役部队的作用确实不大。

  对罗耀武来说,这二十万部队的最大意义就是让主力部队从线撤了下来,部署在战线后方,加大了防御纵深,也提高了主力部队的机动能力。

  必需承认,在行军打仗方面,罗耀武确实很有手,不比陈必时差。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罗耀武是个擅长进攻的将军,毕竟由他调教的十五军是支突击型军队,但是在部署与指挥防御作战方面,罗耀武也展现出了出众的才华,并且赢得了高层的赏识。

  仅仅有赏识还不够,罗耀武必需拿出成绩来。

  当务之急显然是提高六个主力集团军的战备水平。

  正是如此,罗耀武回到沈阳后就去基层视察。掌握第手信息。再次回到沈阳后,罗耀武向央递交了六个集团军的基本情况,并且提出在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