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批炸,韩军根本不可能如此顺利的突破开城防线。

  耍知道,在第三十独立装甲旅突击的时候,路上都有战斗机开路,精确误的轰炸不但摧毁了上千个朝军永固工事,还打垮了朝军的斗志。

  可惜的是,打下开城后,这批药也用完了。

  虽然当时美国答应的不仅仅是两千枚炸,而是万枚,另外千枚都应该在十月日之前分两批送往韩国,但是在此之前,台岛战场上的局面与美军的预想并不完全致,在法投入更多地面部队的情况下,美军只能加强空打击。

  结果就是,原本应该送往釜山的千枚炸全都送到了那霸。

  此时,美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开始加速运转,在美国国会批准了战争计发之后,大批军火正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装上运输船。

  受此影响,美国当局包管在十月底之前交付两批药,并且包管交付第四批药。

  有意思的是。韩军没有对延迟交付药的事情多说什么。

  除了奴才没有资格埋怨主子之外,还与弗军对战局的判断有关,即韩军上下没有人能够想到,最终会兵不刃血的占领平壤。要知道,突破开城防线后,韩军在平山与朝鲜人民军打了场狠仗,又在沙里院大干场。虽然这两场连战役都算不上的战斗比韩军预期的抵抗要弱得多,但是韩军上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朝鲜人民军将誓死守卫平壤,绝对不会轻言放弃。

  只要朝军死守平壤,战争就很难在十月底结束。

  甚至可以说,当时连黄真尹都认为,只要能在年底拿下平壤,并且将战线推进到清川江就非常不错了。

  那些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想法,都不那么可靠。

  再说了,谁想成为第二个麦克阿瑟?

  要知道,就是那句“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让荣耀时,甚至被人称为是“日本太上皇”的麦克阿瑟五星上将脱掉了军服,最终郁郁而终。

  既然如此,美国晚点交件药也不是大问题。

  不管怎么说,美军在台岛上打败**队是韩国出兵攻打朝鲜的前提条件,如果美国在台岛上被打败了,韩国就只能做哈巴狗,连吠叫的胆气都没有。

  显然,这个判断完全错误。

  可以说,推进得太快,也不见得是什么好处。

  虽然韩军的辐重部队能够包管将作战物资送上前线,韩国的交通运输系统也有足够的通行能力,但是后勤保障不仅仅是运输这么点,所谓的“后勤线”也不仅仅是条公路或者条铁路,而是整个国家战争机器的综合能力。是从资源采集到物资生产、再到物资运输与分配的整个过程。

  哪环出了问题,“后勤线”都将成为陈设。

  显然,这也是“战争打的就是后勤”的真实含义。

  万幸的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靠上了美国这棵大树,自然非同凡响。

  朝鲜战争打响后,美国当局就认识到。局面没有看上去那么理想。别说直呆在冲绳的帕特里奇,就连留在华盛顿的加布里埃尔都认为,韩军的进攻只是时顺利,国不会抛弃朝鲜,也就不会任由韩国胡作非为。

  韩军顺利突破开城防线后,这种担忧意识在美国高层变得更加强烈了。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要韩军打到平壤,国就会参战,而朝鲜人民军也会死守平壤,最终在**队的支持下翻盘。

  虽然实际情况有点出入,并没像这个样子发展,但是没有任何影响,美国不但做好了参战准备,还提前兑现了诺言。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