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岸的五十四军官兵已经收到消息,知道第七师主力部队已经到达,所以日军要么在火力封锁下强渡新店溪、要么设法绕过去。
以当时的情况,日军强渡新店溪不是没有难度,只是不会有想像的那么大。
利用坦克、战车、自行火炮与自行高射炮的直射火力压制对岸的火力点,掩护步兵过河抢站桥头堡,再让刚式架桥车上去。
就算有所损失,也不会太大,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
大概是五十四军在南面攻得太猛,让日军指挥官产生错觉,认为新店溪对岸台北市万华区内有重兵守卫。
日军再次走了弯路。
绕行的话,就得沿着大汉溪西行,经土城市到三峡镇,沿乡村公路北上,在莺歌镇渡过大汉溪,再沿着大汉溪北岸的基板铁路东行。经树林镇与三重市,在五十四军防御相对亏弱的大后方强度淡水河,攻入台北市。这条行军路线,等于绕着大汉溪兜了个大圈子。
没有更好选择,因为月是台岛雨水最充沛的时节。虽然台北这边有点反常,连续好几天都没降雨,但是大汉溪上游连续下了十多天暴雨,溪水暴涨,河面宽度超过日军机械桥的最大宽度,河水深度也超过坦克的最大涉水深度。只有莺歌镇那边有条在几十年前修的堤坝能供装甲部队通行。
更重要的是,美军的侦察情报显示,莺歌镇只有个连的守军。
因为莺歌镇在大汉溪北岸,是板桃铁路上的重镇,所以这里是五十四军的防区,与十五军没有太大关系。在日夜间之前,驻扎该地的是个步兵营。大概是陈必时的命令过于严厉,逼得方博辉不得不把兵力集到台北市区,所以在旧日凌晨前,只有个连留在莺歌镇,其余部队去了台北市。
虽然该地守军也收到了消息,知道日军已经到达战场,但是肯定没有想到,日军会避并市区,绕这么大个圈子抄五十四军的后路。
以当时的情况,恐怕连罗耀武都不会相信日军会如此“多此举”
没本事打个军,教个连还不是问题。
不管怎么说,从板桥镇到莺歌镇,也就十多公里的路程。
天还没完全放亮,日军先头部队就到达莺歌镇南面,在大汉溪南岸集结准备。随着队伍最后面的咕式自行迫击炮在临时选择的炮兵阵地上展开,进攻前的炮火准备开始,日军攻打莺歌镇的战斗打响了。
日军前线指挥官压根没想到,有炮的不仅仅是他们!,!
第百零二章 勤俭节约
之消书表诚意,求兄弟们的月票。这是第章※
炮战,拼的不是火炮数量与炮大而是炮击准确性。
“准确性”包括两个纬度上的含义,是空间、二是时间。
十二辆咕式百二十毫米重型自行迫击炮以排为单个在莺歌镇南面的河滩上展开,刚刚向对岸五十四军防御阵地打出第批炮,排十二毫米迫击炮就飞了过来,砸向最西面的四辆自行迫击炮。
二迫的威力并不大。
在掷筒退出战争舞台、六零迫逐渐销声匿迹之后,能够由三名步兵分散携带的二迫成了名副其实的“步兵炮
虽然不管是射程还是威力,二迫都法与火炮相提并论,甚至比不上某些大口径机关炮与火箭筒,但是作为种轻便灵巧的曲射武器,只要正确合理的使用,往往能在特定场合下发挥重要作用。
不管怎么说,二迫是炮,不是枪。
别说馅大皮薄的装甲车,就算是主战坦克,如果被配备破甲战斗部的炮命,也会被敲碎天灵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