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历年的战争,受伤之人甚众,由于没有个固定的地方收治,导致死亡率较高;而且不少受伤致残的军人处安身,往往流落在外,甚至以乞讨渡日。
虞水灵看到这种情况,心头不忍:这些伤残军人都是为国效力的人,怎能不安排好他们今后的生活。她也曾经听说过,在靖康陛下之时,原磁州知府赵将之在自己的辖地设立了"医药院",并提议在各地都设立这样的医药院以救治伤者。宋钦宗本已经准许,可惜大宋随即灭亡,赵将之的建议也泡了汤。
于是,虞水灵与太子商议,下令在各道、府都成立了医药院,收治受伤的军人和百姓;伤残的军人如果处可去,也可以留在医药院由国家养赡,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大宋军制改革之后,各地医药院归于兵部统管理,在临安成立了医药总院,下面的各道、府的医药院成为了它的下级,形成了军队专业的医护体系。当时主政的皇太子赵惇下令,调集民间大夫充实医药院,并授予官职。
兵部也不断的拨款充实医药院,之后医药院的水平大大提高,再加上它形成了固定的体系,效力也大为增加。而且,医药院还对外招收学员,以培养军的医官,成为了大宋医疗人才最集的培养基地。
面对水灾和瘟疫的威胁,天子赵惇当然也会用上最得力的医药院,早就安排它们参与救灾。
看着外不断落下的雨丝,和充斥耳边的哗哗雨声,正在陪着两位庶母缝制小衣服的马忆灵脸上出现了忧。
自从确认她怀孕了以后,大家为了不让她再烦心,外面的事情尽量不在她面前提。
就如上次大金请求和亲样,直到丈夫已经同意金朝和亲的请求,几位长辈才小心的把事情转告给她,还再三向她保证:没有个女人能够取代她的地位;论大金公主最终会不会到达临安,也不管将来赵惇的身边会不会再有别的女人,她永远都是大宋的皇后。
马忆灵心里当然会不舒服,谁会愿意相亲相爱的夫妻之间突然插入别人,还是个来和自己抢丈夫的坏女人。只是,她也清楚,这并不是赵惇的过错,他也是和亲的受害者;而且,公婆和丈夫都已经在尽量的减轻这件事对自己的伤害,她不是不明理的人。
和亲事并没有多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了。
从四月份开始,这老天就如同漏了般,雨直在不停的下、下、下,让人心浮气躁。
虽然大家都不说,但就是不清楚大宋气候的马忆灵也知道,天气绝对是不正常!从丈夫天天的忙乱起来,回宫休息的时间越来越晚,她就明白:大宋定是面临着不小的麻烦。
"忆灵儿,你怎么了?"太上皇后江氏注意到了皇后的异常,停下手的针线关心的询问。这孩子虽然不是皇室第个孙辈,却是天子赵惇的第个孩子,也是大宋未来的希望,大家自然而然的会希望他能平安降生。
"我只是在看这雨,都月份了还没停下来,"马忆灵转头冲江后笑笑,摇摇头:"我来大宋时间不长,但也知道,这样的大雨不该下这么久,太不正常了。"
"雨这样下是不太正常。不过,那是他们男人的事,我们女人只要把宫里的事做好。忆灵儿,你养好自己身子就行了,不必管他们那么多。"边的太上康靖贵妃叶氏和江后对视了眼,笑着摊开手的小包被,把话题岔开:"看,景儿还真是多才多艺,她的手绣工还真出,这上面的娃娃真可爱。"
"景姨原来可是跟着外祖母的,她老人家的手工出,景姨的当然也差不了。"马忆灵自然知道两位庶母是不愿意自己多想,便随着话头开始讨论小衣服和包被上的绣工,但心的不安却在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