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在隋代即有"遣隋使"来到原递交国书,因其狂妄自大,自称"日出处天皇致日没处皇帝",结果被隋朝给赶了回去,外交关系未能建立。
唐代建立初期,因为朝鲜半岛上的三国分庭抗礼,其百济、高句丽与倭国结盟,新罗结盟于唐。由于百济、高句丽和倭国联兵攻击新罗,新罗不敌向唐朝求援,唐军随即援救新罗。结果,唐高宗在位之时,唐军大败三国联军。
倭国才明白大唐的实力,认识到自己与大唐的差距,之后就直遣使原,自愿成为大唐的臣属。大宋建立之后,倭国又与大宋建立了臣属关系,自觉的年年入贡。但倭国从来就没有向北方的大辽进贡,直以来都认为大宋才是真正的原之主。
直到大宋南迁,由于战乱,双方失去了联系。
后来,大宋渐渐稳定,又有倭国人前来大宋经商,并有人带来过倭国当时的当政者北条政村的信件,希望能与大宋重建朝贡关系。当时,只是因为海路遥远、联系不便,大宋自己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因而没能再次遣使交往。
此次居然是来自倭国的海盗抢劫了大宋的商队,这让君臣都感到了诧异。
不过,按水师向大宋海商和高丽商人了解的情况,倭国现在与当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当权之人换成了北条时宗,而且整个倭国似乎此时并不平定。真正统治倭国的是北条氏的镰仓幕府,位于京都的倭国皇室根本没什么权力。但是,似乎镰仓幕府也不能完全控制住下面的地方将军,也就是被称为"大名"的诸候。
虽然倭寇此次抢劫的行为只是临时起意,而且也只是自发形成的海盗,但大宋朝廷已经觉得不安心。如果让这些倭寇尝到了甜头,他们是不是也会起意抢劫大宋的沿海?
毕竟,现在大宋的富裕天下皆知,谁不羡慕。如果倭寇真的抢劫大宋沿海,会给大宋造成极大的损失,也会导致大宋对金战争的极大变数。
而且,负责外贸的榷易院已经发现,由于倭国缺少铜钱,倭国商人常常借来大宋做生意的便利,偷偷从大宋运大量的铜钱回去,现在倭国的铜钱全是在用宋钱。之前宋境内的铜钱严重缺乏,也和倭国商人这种小偷行径有很大关系。而他们的这种行为应该是倭国政府指使的,之前倭国商人带宋钱回去只是少量,但从倭国政府开始对带回大量铜钱的倭国商人授爵之后,倭国商人是船船的往回运,数量之大骇人听闻。
虽然大宋现在并不缺铜,可是如果周边的国家都如倭国样,等于是大宋在用自己的经济基础在为别国的货币提供担保,再傻也不能傻到这个地步吧?!
有熟悉现在倭国情况的大宋海商介绍,前两年,由于大宋对倭国的贸易绝对是占优,为了防止自己国家白银和黄金的流出,现在的倭国掌权者北条时宗于三年前禁止宋船直接前往倭国列岛,要交易必须通过幕府首肯,但幕府会收取很重的税。
大宋海商觉得这真是个赖国家,偷大宋的铜钱,却不愿意在正常交易让合法贸易的商人挣走自己的银子和黄金。所以,现在的大宋商船都是和地方上的将军们直接交易,根本不理会幕府的规定。
之前大宋被金攻克汴京之后,倭国已经改名为"日本",这个名字来源也就是因为日本认为自己是"日出之国"。开始来往于倭国的大宋海商在它的境内改变了对它的称呼,但由于幕府禁止正常的商贸往来,大宋海商们也就又改回了"倭国"的称谓。由于大宋的产品现在在倭国已经是必须品,再加上倭国内部的分裂状态,倭国的地方大名们也并没有强制大宋海商称呼"日本"。这样,朝廷已经决定,还是以"倭国"称这个小海岛国家。
经过商议,朝廷决定派出以鸿胪卿杰英为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