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隆兴年间进行的调整,不过是初步的整顿,根本未能深入。再加上朝守旧势力和主和投降派直控制着主要的权力,又有太上皇赵构在背后给他们撑腰,就连孝贤皇后虞水灵也没能把全部的军事指挥权从官手拿回来。
至于大宋朝廷总也免不了的政争,现在也并没有完全根绝。这也和立国以来“异论相搅”的祖宗家法有关,大宋天子所用的宰臣之间经常存在不同的政见,让臣子们不能团结,争斗不休、互相牵制,便于天子控制朝政。
虽然当今天子赵昚还算是明君,但他从小也受着大宋皇室的教育,也禀承了大宋君主的从政习惯。这点,连当年孝贤皇后虞水灵还在世的时候,也从例外,皇后总得平息朝廷的政争,这也是导致皇后过度劳累的原因之。
现在的大宋朝廷,除了比较大的主和、主战之争外,还有控制着朝廷的主和派本身的争斗。朝堂上以崇尚空谈的臣为主,参知政事龚茂良为派,主和但不支持理学;后起的左相,就是左仆射兼同书门下平章事留正为派,支持理学成为治国的根本,相互争执不息。
也是因为天子赵昚个性好的过头,再加上素来优柔寡断,臣子们在朝堂之上自然是大吵小吵不断,给大宋的兴大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效应:大家全忙着政争,还有什么心思去振兴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