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集国力,金军首先是彻底平定了辽人的叛乱,使后方得以稳定。
随后,金军再次调集重兵,全力镇压了原大宋地区和幽云十六州的抗金义军。信王赵榛和大宋宗室们领导的反抗,还有那些广泛分布于北方的抗金义军,都先后被金人镇压。
然后,金主合剌接受兀术等人的建议,开始重用投降的汉人将领,并建立起了以已经归顺的燕云十六州汉人为主的汉军。
在灭亡辽朝之后,金就已经开始征召各族青壮年入伍当兵,现在,更是大量召集各族的青壮参军。这些人带来了原先金人所不熟悉的攻城战术,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器械制造办法,使得金人在这些方面的弱势得到了加强。近海的汉人等各民族的加入,使得原先基本不懂使船、完全没有水战能力的金人,有了和宋军在水面上较高下的实力。
在兀术的建议下,大金仿原辽制度,在汉人占优势的地区实行汉法,任用了大批汉族士大夫,改革旧制,加强央集权;并在此地区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实行军民屯田。
绍兴四年六月,金主合剌在靠近大宋边境的地方设立了行营,以利于全面指挥对宋作战。
由于金朝此时已经基本稳定了原辽国的统治区域,故除女真人自己本身所拥有的强大骑兵外,还调集了其他各族共计20余万精兵参战,再加上骑兵15万多,总兵力接近40万,号称80万大军准备南下灭宋。
第三回 害忠良千古奇冤 奉礼教毁却良缘6
第十节
这个时候的大宋朝廷还没反应过来,这次金人是在玩真的,是下了决心要彻底解决大宋,还以为金人又只是掠夺二。
为了不激怒金人,秦桧居然向天子建议,弃淮守江、放弃所有长江以北的土地,天子赵构还同意了。
七月,金军虽然还没有完全做好南征的准备,但却发现南宋正在收缩防线,自动让出了从淮河到长江之间的缓冲地带。
金主果断决定:乘南宋正在调整长江下游防御、军队部署尚未完全到位的时机,以兀术为南征统帅,从江淮地区向南宋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以撕里忽为首的西路军,步兵10万、骑兵5万共计15万左右,发动突然袭击,大败南宋守军,搭起浮桥,大军自湖北黄州附近渡江,横扫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几乎没遇到任何阻碍。
越国王兀术亲自率领东路军进占安徽和州,后从马家渡渡江,直逼建康。
金东路军的精锐骑兵由长江两岸向前推进,往来冲击。宋军望风披靡,触即溃,在金兵的猛烈攻击下纷纷逃跑。金兵追杀100余里,俘获了大批战舰、士兵和物资。并于月九日轻松攻克建康。
撤守长江的恶果现在体现出来了:金兵大军直逼长江边,分兵两路准备夹击江南。由于长江下游的防守尚未完全调整到位,长江防线就如同不设防般,金兵轻易渡江。开战不过才个月,金兵的两路大军已经在江南纵横驰骋了。
在金兵大军全面压上的态势下,临安城内的宋朝君臣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片混乱。
秦桧等人建议高宗赵构放弃临安出逃,但被部分坚决要求保家卫国的大臣谏阻。
欲战、欲逃两派在朝堂上吵做团,隆佑孟太后拒绝移宫出逃,亲自上殿面君,哭着表示愿意和臣民起死在临安。
部分理智些的大臣眼看金兵步步逼近,临安却仍然没能做好防卫的准备,朝廷到现在是战是逃都法决定,索性请求皇室出走海上,自已留下组织军民拼死守城,孟太后仍然不许,执意要留在临安。
最后,急欲逃命的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