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老杨,你看隔壁亮灯了,来新邻居了!”青年男子后面的女子说道。
“爸,妈,邻居回来了出来了接客(qie三声)了!”王寻大声道。
“哈哈哈,接客(qie三声)!”小姑娘在父亲怀里笑的花枝乱颤。
这时王文友,李红听着声从屋里走出来,热情的迎上去打着招呼。
“邻居你们好,我是王文友,北航机械系的老师。
这是我爱人李红,光明日报的档案员。
还有我儿子王寻。
我们这两口子刚从东北把工作调过来,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以后多多关照啊!”王文友热情握着青年男子的手说道。
“王同志,你好,我是杨晓林,这附近胡同的片警。
这是我爱杨春玲,宣武小学的语文老师。
还有蜜蜜,邻里邻居多多照应才是。
你们这是才搬进来吧,晚上走家里吃饭去!”杨晓林热情回应着。
王寻本来有点懵:“杨晓林,杨春玲,杨蜜。
妈呀,大明星在隔壁,本来还想着重回一世干点啥好,这下好了有大腿不抱,傻吗?”
王寻微微愣神,呆呆地鞠躬问好:“叔叔好,阿姨好,蜜蜜好!”
李红拍了一下王寻的头:“这孩子,咋还秀敏了!”
杨蜜在父亲怀里拍手,笑着询问“咯咯咯,秀敏是啥意思?”
“哎呀,不好意思。
搁襄平那旮瘩呆久了不太会说普通话啊,你们别介意。
秀敏就是嗯,腼腆。
对吧,文友。”李红热情的回答杨蜜的这个问题。
王文友揽住妻子,一脸笑意:“对,你说的都对!”
“走,走咱们先进屋,边吃边说。
这春节也快结束了,住一起都是缘分,来燕京尝尝家常菜。”杨春燕说着把自己家门打开往里迎客:“别嫌小,燕京这地有个遮风避雨的屋就不错了!”
“你们先坐啊,我赶紧生炉子,这老燕京可赶不上东北那边的集体供暖,炉子得自己来。”杨晓林放下杨蜜,热情的拉着王文友往沙发方向走。
“哎,大妹子,你这瞅着就比我年轻。
晚饭做点啥?
我看看我来个东北菜,你们也尝尝鲜。
你看行不?”李红一副自来熟的模样,热情揽着杨春玲的胳膊。
杨春玲客气回应:“不用,不用,你们好好歇着吧,我自己就行”
李红直接上手开始洗涮:“哎,我来来,光吃不干活,那得多不好意思啊!”
王寻心想:“蝴蝶效应?
平行时空?
量子纠缠?
我怎么不记得父母是社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