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他们起来后,发现园子里的花儿全都盛开了,成百上千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静安深觉迷惑,照她看来,那林玉郎显出的真气分明主邪,只会令花儿凋残,又怎会令花儿盛开呢?那凤蝶飞身上之气也分明主邪,只会令蝶儿殒命,又怎会招来如此多的蝶儿呢?
天外汉伸了个懒腰,见静安矗在园子里发呆,走近她说:“云宣,赏花看蝶呢,这么出神!”
静安没有答话,只一味沉思着。天外汉也只当她是尘思未泯,因花思人,故而没有再打扰她。他也着实被眼前之景所吸引,不由地赏起花来。忽然,静安自语道:“原来如此!”天外汉听了,摸了摸后脑勺,不名其意。见静安疾步朝那林凤二人所在的厢房走去,便也紧随而去。
走至房前,静安屏气凝神,再推开门一看,里面只有阁羽寒尚在,林凤二人已不知所踪。静安推了推仍倦睡不已的阁羽寒,只听她梦呓般地说:“好舒服,我还要睡会儿。”瞧她的脸色,听她的话语,就知道她的伤已经痊愈了。静安想问林凤二人的去处,但见她嗜睡的样子,便不再开口。
“怎么,我的蝶儿又不见了?”天外汉惊怒道,“我教她武功,她却尽给我玩失踪,真是的!”
静安看他那样,安慰他道:“你难道希望眼睁睁地看着你的徒儿毙命啊!”天外汉道:“当然不想!”静安道:“那她现在已经被救活了,你也不感到高兴?”天外汉脱口道:“高兴!”静安道:“既然高兴就不要再埋怨了。”天外汉道:“你是说蝶儿已经被那林玉郎给抱好了?”静安抿嘴一笑,点了点头。天外汉道:“太好了!可是他们去哪儿了呢?”静安道:“随我来!”
楼兰峰高耸入云,山势崚嶒,坡陡路幽。静安所在的宜修寺所处的位置,仅相当于楼兰峰的峰谷而已。好在二人的轻功均不赖,足涉之处仅停片刻,一顿饭工夫就已到达山顶。这楼兰峰远看如刀削,险峻无比;待至峰顶,才发现那里平旷坦荡,如煎锅锅底。
那锅底有湖,有溪,有房屋,当然也有菜畦与花圃。宛然是另一个人间,主峰常年积雪,这锅底却四季分明,景色怡人。外人仰望楼兰峰,只见其峰顶,却见不着那四面峰顶窝出来的这片土地。这片土地足够上千人居住生息,只不过,若没有人能驾驭它,它也不会接纳外来之人。所以,世上少有人来此地定居。所谓驾驭,那就是能斩辟荆棘,开通过道,到达那平旷的锅底。若非武功超群者,不能斩断那顽韧之棘;若非心怀善念者,不能过那锁咒之道。那四峰各有一道可通锅底,但那道上荆棘丛生,且有天然的咒语锁住,不是有缘之人断然进不了锅底。静安已然过了通道,而那天外汉尽管武功超群,却过不去。他深感有股气力把自己的身子往后推,纵使用尽全身力气也不能与那股气力相对衡。静安心想,难道这天外汉老头竟不怀善念么?她心里如此想,却并未说出口。静安道:“或许是你与此谷的缘分还未练就,不要灰心,你且在此地等我,待我下去看看。”
静安大师一直下行,滑步而至那锅底。那里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水流潺潺,湖光粲粲。风过处,花香醉人,草芬土芳,味味相投;鸟鸣处,乐音缭绕,水滴湖荡,声声相和。好一个天然的去处!难怪当年的大美人陶不悔会选择来此定居,并招纳了上千人来此经营。她自称为楼兰峰峰主,千人跟从,万人仰慕,那美名流传甚远。这楼兰峰成了晋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很多人想来此地安居,却未能如愿。它只接纳英豪与善者!
后来,陶不悔突然失踪,人们也都纷纷离去,楼兰峰的美景便荒芜了下来。如今,这里虽仍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