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其实也悲凉时间:2010-10-2614:58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381次在线投稿-
上高三的外甥来我家度假,带来了一本。因为有了网络,我家中除了小儿的绘本,几乎就没有其它可看的书本了。看电视时我翻了翻外甥放在茶几上的这本书,书名是《莲花》,很惭愧,对于书的作者安妮宝贝我只知其名,她的作品我一部也没有看过。只能说,离开校园以来,我读的兴致已衰减很久了。
这几夜,酷热难耐,起坐观书,靠在床头,花了两个晚上居然把这一本书看了个大概。这本书能引得我彻夜不眠地看完,大约是因为安妮的文字风格比较适合深夜静读吧。她低语慢诉的调子,字里行间的流露出了一种流浪气质与神秘气息,使得读者很容易地在心底产生了共鸣。
我看书有个习惯,第一遍会急于看个大概,一目十行地通读一遍,然后再回过头来细细咀嚼。第一遍看这本《莲花》,我就感觉到书里有一些沉甸甸的东西,是对生命存在中的矛盾与困惑,内心成长中的伤痛与冲突。也许就在这万物皆睡去的闷热而漆黑的夏夜,是内心最敏感、最哲学、最虚无,又最孤独的时刻,读着这样的文字,特别容易被打动。
通读全篇,书中有明暗交织着的多条线索。善生在旅馆遇到了长期居留拉萨患有隐疾的女作家庆昭,庆昭主动提出愿意陪善生一起去那个偏僻的地方——墨脱,去探望善生的女友苏内河。他们一路上历尽艰难和险阻,到了墨脱庆昭才知道,在这里支教的苏内河两年前已死。这是贯穿全书始终并且推动全书情节发展的一条主线。然后,在这中间,还能读到善生和苏内河之间的故事,以及有关庆昭的一些叙述,是书中暗藏的线索。看完这本书,我从骨子里感觉到了疼痛和悲凉,其中有少年内心的伤痕,也有着无爱的悲凉.
7722.org
善生与苏内河少年时期的故事,是书里我最爱看的部分,父母对善生管教很严,善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等生,但是苏内河却是一个羁傲不驯、自由散漫和孤独忧伤的女孩。这一对少男少女,经常背着老师和家长互相来往,苏内河在夜晚翻墙到善生的家,他们不停地说话,困了之后然后一起背对着背侧身而睡,天快亮前苏内河才离开,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吸引却非常纯洁。叛逆的苏内河在书中是一个侧面描述的形象,从不曾正面出现过,但她复杂的经历,却一直贯穿了整个情节,与善生的生活交织在一起。
老实说,第一遍读这本《莲花》,我并没有看得很懂,里面的人物的形象总是交织在一起,内心的描述复杂又抽象,几个主人公角色不停置换,亦真亦幻,隐隐约约之间我在其中只看到人生是一件悲凉的事情,就像一个虚幻之城里发生的故事。
关于这本书,最后一点疑惑,为什么会用“莲花”作为书名?这个疑惑我从看第一页时就有,直到看完了全文,还是没有看出所以然。也许,在看第二遍时会有新收获。
本文来自往事感人故事
(往事感人故事)
文章转自[往事感人故事].7722.org
原文链接:.7722.org/article/rizhi/201010/3140.html
承诺时间:2011-09-1509:00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77066次在线投稿-
一·意外
中国,洛阳。
洛阳近些年的的迅猛发展,使得不少人都拭目以待。除了原本名冠天下的牡丹之外,洛阳最近又修建了一所音乐喷泉。豪华以及巨大的音乐喷泉,现在已经成为洛阳的又一个标志性建筑。
傍晚时刻,吃过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