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为这□□以及与姜国的战事远离帝都,其中形势虽明面上还在朕的掌控之中,不过个别之处还是出现了不妥。”
李淳风端详着李渊一的面色,斟酌措辞道,“渊王府恐怕被明妃一派把持了,朕寻了太妃故交上门,尽数被明妃挡在府外,道是太妃身子抱恙,不宜见客。李谦之和李谦安也不曾再去过学堂。”
李渊一黑着脸,沉声道:“李良日日回报,渊王府一切安好。”
扫眼像柊叶,神色冷凝成霜。
柊叶当下单膝跪地行礼道:“府上各暗卫回报亦是一切无恙。”
如此,若不是太妃当真抱恙,那渊王府事态发展势必是不可控制,那么多的暗卫,这般大的动静,不能是瞧不见丝毫端倪。
李淳风递了封书函过来,示意李渊一打开看了道:“朕派出去的探子得来的消息,李良每日定时出门按时回府,无分毫差别,不过连着十几日,渊王府再没其他人进出。”
渊王府蒙先帝遗训,李淳风身为皇帝是不得干预的,即便有心,他也是无处使力。
一众亲兵全皱了眉,显出些焦虑来,反倒是李渊一沉稳得不成样子,稍加思索后下令道:“柊叶,本王命你为平南将军,本王回来之前,全权替本王处理和布置前线战事,若有懈怠,提头来见。”
“是。”
柊叶挺直脊背,应声震耳,掷地有声。
李渊一再下命令道:“一众将士听令。”
所有将士跪了在地,吼声震天道:“有。”
“本王回来之前,以柊叶代行大将军之职,本王要让姜国大军退回老巢,俯首称臣。行不行?”
李渊一说得干云冲天,而又深意漫长。
“行。”齐声的吼叫,好似将适才乍起的怒火全都喷洒了出来。大有老虎回山教训胆敢称王的猴子之势。
李淳风忧色甚重道:“姜国此番乃卫冉挂帅。”
我顺着他的目光回头看适才还豪气冲云天的一众将士,全都瞬间成了兵俑,各个目红龇裂,就像了撑了口气在胸口,可又是无计可施。
御史大夫见着气氛萎靡,当□□内“言官”之魂皱起,开口训诫道:“全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辈,区区一个卫冉,当年是不败将军又如何,数年前不还是栽在了渊王爷手上。当初能打他不再上战场,如今照样能。”
一时静默无声。
话说,这个卫冉确实是个传奇人物,一生驰骋疆场,未尝有败绩。数年前归隐,外头盛传是在一次小规模的山林之战败在李渊一手上。不过我曾听我爹生前说过,那场小规模山林之战其实是李渊一占了便宜。
彼时,卫冉攻下南朝最南边一座山城,此山城乃处与大片山林中段,又以花城盛名在外。城中最多的是养蜂人。卫冉才驻扎就被姜国皇帝回召,李渊一正是趁着他还没意识到城背后的养蜂人时,组织集结,并对外严防死守封锁消息,卫冉回来当日,发动突袭,他带领的五千精兵尽数折损在山城之中。
而在那之前,南朝从来没在卫冉手下讨着便宜。
“末将等愿死守等王爷回来。”
柊叶打破寂静,率先高声喊了出来。一个人的声音,响彻在府衙上空,久久盘旋着回音。
不待众将士附和,李渊一朗声示意道:“卫冉消失那么多年,听闻是安置当年牺牲的五千精兵家中妻儿,他的兵不能白死。本王的兵难道就能上去送死?当年让卫冉吃败仗的是本王,他重回战场要找的也是本王,本王决议与本王的大军共存亡。”
“好。”
最先叫好的反倒是身为文官的御史大夫,大概便是无知者无畏。在他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