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跑船过来,在风‘浪’里颠簸起伏,经受险滩漩涡的惊吓,迎接龙摆尾的挑战,与江匪在水上水下展开大战,多少兄弟,魂归西天……
即便那风平‘浪’静之时,大小船只默默而流,两岸风景如画,也被疲累麻木的双眼,看成了一种木然和索然……
前路似乎遥不可及,永远不能抵达,故土也似乎遥不可及,不知何日归还?
此一时,多少担惊受怕,多少愤愤憋闷,多少疲累不堪,多少枯燥索然,多少畅想绵绵,多少思乡念念,在宏大的歌声中,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中,仿佛得到了‘荡’涤,得到了宣泄,得到了慰抚,得到了平复,得到了归结,得到了寄托……
每一个人的胳膊上,脖子上,‘胸’膛上,有那种细小的疙瘩,瞬间冒了出来,身子仿佛忽而一冷,忽而一热,一股股的冷流热流,传‘荡’在身体的每一寸地方……
《秧歌曲》唱了好多遍,歌声终于弱下来后,陈叫山向老邵和通山老汉一商议,通山老汉便宣布,“陈帮主现在到对岸男儿坡祭祀,男儿坡的乡亲们,五人一组,由陈帮主他们陪着过桥
!然后呢,由陈帮主破红庆桥,今儿的赛歌会,就正式开始喽……”
陈叫山率先上了桥,步伐稳健地朝对岸男儿坡走去,其后,侯今‘春’、万青林、赵秋风,依次地从桥上走过……
男儿坡的乡亲们,觉着陈叫山他们都走过去了,还有何惧怕,再若战战兢兢,岂不是让人笑话?便五个人一组,由船队兄弟们陪着,一组一组地过了桥……
陈叫山前往儿郎殿祭祀时,对手下兄弟吩咐,要船队再朝吊桥靠近些,一为保护吊桥,二可使留在船上的兄弟们,更近地听见歌声……
为了彻底使两岸乡亲们放心,陈叫山号令船队的工匠们,在三旺的带领下,分守两侧桥头,将桥桩与套环铁锁之间,用铁条横横竖竖地加固了一番!同时,让四艘驳船竖起了桅杆,左右岸各两艘,并扯开大帆,四角扎定,平平托出一个底兜,形若做豆腐沥水时的滤布……如此一来,退一万步说,就算吊桥忽然断裂了,桥上的人坠落下去,也会被大帆稳稳兜接住,毫发无损……
陈叫山在人群间指挥来指挥去,对岸‘女’儿梁上,邵秋云眼若秋水,视线不移,定定拴系在陈叫山身上……
...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