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喉咙唱呀‘毛’眼眼闪
唱情传爱谁不羡
‘女’儿庙呀噫哟儿郎殿
千年的香火从不断
你爱我我爱你
脚踏青山呀心坦然
……………………
老邵擅吹唢呐,由‘胸’腔,到口腔,有使不尽的豪气,但论到唱歌,却是破锣嗓子气又短,叫驴声腔音不全
。[.cc]
但人们听得出来:老邵那歌声里,有着一种宣泄,有着一种鼓舞……他在努力地唱,专注地唱,宣泄着‘胸’中复杂的情愫,鼓舞着两岸的人们之勇敢……
通山老汉看见老邵脖子上的板筋,挣得红红,脚下十字‘花’踩得前后左右转,便对怔怔观看的乡亲们喊,“锣鼓家‘私’哩,走起来”
‘女’儿梁的锣鼓队伍,听了通山老汉一声喊,略一怔,便敲起鼓来,打起锣,吹起唢呐,拍响钹,应和着老邵的秧歌……
对岸男儿坡的锣鼓家队一听,遂即也敲起鼓来,打起锣,吹起唢呐,拍响钹……
“咚咚咚锵锵嚓嚓嚓嚓……咚咚咚咚锵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锣鼓声一起,老邵扭唱得更加欢实了起来,胳膊扬,腰身拧,步子换……在声声锣鼓唢呐伴奏中,在老邵又扭又唱的烘托中,岸上的人们,禁不住心中的热情,亦随之跟唱了起来
噫呼呀呼哟
呀呼噫呀哟
脚踏青山呀心坦然
……………………
这是一方爱歌爱舞的山水,这是一群爱唱爱跳的人民,只要歌一唱起来,人们心中的欢快,瞬间被点燃……
在歌中,在锣鼓锁呐声中,在拍手应着节奏的欢腾中,三月十二本该有的欢乐氛围,在凌江两岸层层‘荡’漾开来……
邵秋云看着爹爹踩着十字‘花’,一步步地朝桥头走来了,一声声地应和着,脸上挂着笑,一对大眼睛里,却是晶莹的泪‘花’,趁着拍手间隙,不时地用手去擦,怕别人看见……
老邵扭着十字‘花’步,下了桥,但人们的歌声仍不停歇
一江的水哟两岸的山
娃娃‘女’‘女’赛歌儿欢
粗喉咙唱呀‘毛’眼眼闪
唱情传爱谁不羡
噫呼呀呼哟
呀呼噫呀哟
唱情传爱呀谁不羡
……………………
这一刹里,陈叫山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听着两岸的歌声,一齐回‘荡’在凌江之上,陈叫山感觉到,胳膊上,脖子上,‘胸’膛上,有那种细小的疙瘩,瞬间冒了出来,身子仿佛忽而一冷,忽而一热,一股股的冷流热流,传‘荡’在身体的每一寸地方……
有一种感动,是设身处地的共鸣
!
有一种感动,是心驰神往的感应!
有一种感动,是你觉得心中一直存在的东西,但一直潜藏着,潜藏着,从来未被‘激’发!偶遇一种契机,这种东西,被瞬间‘激’发了出来,呈示了出来,释放了出来……这是完全陌生完全新鲜的感觉,又似乎是完全熟悉的感觉,早就在心底珍藏多年的感觉……
《秧歌曲》的曲调很简单,陈叫山很快便能应之和之,至于歌词,嘴巴里随便地哼哼着,囫囵着,顺着节点走便好……
陈叫山一唱和,船队兄弟们便也跟着唱和起来……
在歌声里,大家忽然之间就明白了:为什么人可以饿肚子,没有饭吃,人可以冻身子,没衣裳穿,人可以日晒雨淋,没房子住,但人不能没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