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这么一探,却遇见了一位故人。
这故人,自然就是倒霉蛋徐若愚了。
徐若愚自从和沈浪等人分开,心里那是一千一万个不如意,每日浑浑噩噩,做什么都提不起一丝兴致,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人若受了什么刺激,心态自然就会有些变化。而这徐若愚,此时心态便有些扭曲了。只见他一身破衣烂衫,背上背着四口布袋,昔日的玉面公子,如今竟是入了丐帮,做了个叫花子。那些青楼女子见他这副尊容,自然是不肯放他进去的。
金不换并不想管这废人的闲事,遂自顾自进了青楼,还没来得及跟□□喝上几盏交杯酒,就嗅着了"水鱼"的味道。
那水鱼自然是王怜花。王怜花是何许人也?王怜花可是个偷心的贼,夺去了洛阳无数好女子的一片真心。王怜花又是个大大的金主,这青楼里的卖笑女,一个个可都挺着胸脯等着王怜花将那成把的银票往里塞。
金不换琢磨着如何好好将这只肥羊的肥油揩他个一干二净,反而栽在了这"肥羊"的手上。
他这一栽,栽得当然是理所当然。怪就怪他也不打听打听,那勾栏院的主子是谁?自然是那素有"千面公子"美誉的王怜花了。金不换固然是个阴损已极的小人,可惜遇上了王怜花这个比他更狠的硬茬。想在别人的地盘上撒野,金不换自然讨不了好去。
金不换栽在了王怜花的手里,仍想用他那七大高手的名头唬人,王怜花哪里肯吃他那一套。也不知这两人是如何合计的,竟是一拍即合,想出了个阴损的一石二鸟之计。
当下金不换假意逢迎,不但将那徐若愚让进了青楼,还替他付了银子。这银子自然是王怜花的,金不换这么做自然也是王怜花的授意。这王怜花对丐帮有所图谋,想从徐若愚这个线头上下手。而如何控制好徐若愚这个人,自然是要由咱们号称:"忘恩负义、口蜜腹剑"的金不换金大侠来做了。
金不换小人当得的确有些道行,当了这么多年,居然还毫发无伤,足以证明此人无论是头脑还是心计之狠毒都非常人能及。他先将徐若愚收拾得妥帖了,另一边又叫仁义三老去信给沈浪,只道沈浪前途大好,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何必跟金无望那人人得而诛之的快活王手下走狗厮混。他自告奋勇去送信,自然动了些手脚,教金无望看见信上内容,好教他决意离开洛阳,和沈浪分开。
金不换这人倒也滑头,打听出洛阳商会时王怜花曾和人争一个少女的标,便想将白飞飞献给王怜花以讨好对方,顺便来个一箭双雕、引开沈浪。这一夜他见时机成熟,偷偷潜进了冷大的庄园,掳走了白飞飞,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到得第二日,沈浪自然是顺着脚印去追,但那脚印方向都是假的,又如何追的上?
待得金无望和绾绾驱车出洛阳,他又遣人报信,好教仁义三老拦下马车,跟金无望动手。因怕绾绾坏了计划,金不换又着王怜花伺机给绾绾下毒,以致绾绾一路在马车中昏睡,阻止不了仁义三老与金无望厮杀。
金无望当真是条好汉子,以一人之力拼命抵挡,居然拼了个两败俱伤的局面。正当两边人马俱受了重伤之时,金不换假装"及时赶到",出来救场,捡了冷二冷三的漏,上前将强弩之末的金无望点倒。那仁义三老连个谢字都未来得及说出口,就被王怜花支给金不换的数十名高手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他们一一拿下,悉数关进了王怜花在洛阳城郊的别院。
那边厢沈浪等人自然无功而返。然而真是无功而返么?
沈浪是个聪明人,又如何不知道金不换玩的什么把戏?他没有戳破金不换的诡计,自然是要抓住一条更大的狐狸尾巴。
那就是王怜花的破绽。
只因他早在见到王老夫人之时,心里就已经起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