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明 第225章 裂土(三)(1/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甘剑锋接到命令后,二话不说,尽起安东卫兵五千百人北上,准备救援保定。而朱震趁机以兵出卫从征,将领须受军衔为由,免去他安东卫指挥使的职务,封为游击将军。

甘剑锋虽然知道朱震在变相把自己赶出安东,但也只能默默接受了。因为这是完全符合大明律例的。大明军务有两套班,一套是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各卫所,他们掌管士兵,一套是兵部—总兵—副将、参将等将领,他们拥有带兵打仗的权力。甘剑锋是卫指挥使,要带兵出征,自然需要加军衔。

吴道德接到朱震的调令后,二话没说,便带着黄宗羲、冒襄以及他从沂州带来的几个心腹去莱登上任了。临行前,朱震意味深长的说道:“道德啊,这些名士么是有真才实学的,就是满口叫嚷着仁义道德的那份迂腐劲让我不舒服,看你能不能好好一下他们?”

吴道德冷笑道:“就是孔老夫复生,我也有本事怂恿着他去狂窑,这两个人,您就放心交给我吧!”

自此,山东才真正完全掌握在朱震手,而朱震能够调用的机动兵力,也可以达到十五万人。

便在甘剑锋北上的第五日,崇祯把陈杰从天牢里放了出来,并再次召见他。

陈杰在得知甘剑锋北上的消息后,见到崇祯便恭敬的说道:“皇上,朱震将军和您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即使您不答应他的请求,他也发兵北上,救援保定了。这是什么原因?是血脉亲情!但是您却连他应该得到的东西都舍不得给他。试观太祖诸,哪一个不是受封亲王,尽享荣华富贵,但到了国难当头之时,却只有朱震将军这个从小落魄的皇室弟站出来匡扶社稷,太祖皇帝泉下有知,他连一个亲王都不是时,会怎么想?”

崇祯叹气道:“朕也知道,只是朱震的条件太苛刻了些,你去与他说,朕写下明训示,后世之君不得削藩,朱震能否在天下大定后,放弃手军权?”

陈杰笑道:“皇上失策了!现在天下还未大定,您答应朱震将军的条件又有何妨?将来的事,谁也做不得主,说不定太长大后是一代圣君,而朱震将军的儿是个脓包呢!”

崇祯恍然醒悟,是啊,家族哪有代代强盛的道理,朱震是继承的太祖皇帝的雄才大略,但下一代,说不定轮到帝系一脉继承太祖皇帝的血脉的雄才大略呢!

崇祯深然说道:“朕便任命首辅陈演钦差大臣,带朕的圣旨去济南,册封懿太一脉为济王,王位由朱震继承,朱震先人均追封为王,追尊建帝为‘嗣天章道诚懿渊恭觐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配享太庙,庙号惠宗!”

陈杰心大乐,原来崇祯早有打算,连建帝的谥号都想好了。嗯,谥号十七个字,是大明正统皇帝的标准了,历代皇帝除了太祖二十一个字高高居上和景泰皇帝只有八个字外,其余君主均为十七字!他恭敬的说道:“微臣领旨谢恩!”

当天下午,在陈杰的可以宣传下,整个京畿一代都知道朱震是建帝后人,受封济王,带甲十数万,世镇山东的消息。次日,首辅皇帝带着大臣拜祭太庙,授给陈演圣旨、印信、丹书等亲王才能拥有的事务,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即刻前去颁旨,并主持朱震的受封大典。

此时的济南,上下既是一片喜庆,又是一片忙碌。朱震被册封为济王的消息先一步传回济南,自然是人人欢欣鼓舞,而上至朱震。下至普通官员们都忙着筹办受封大典和受封后的出征事项。因为朱震在受封济王后,便要亲自统率济王府大军北上勤王!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一,正是阳春三月,天清气朗的好时光。黄历上写着:大驿土,执执位,有风自北来,宜祭祀、祈福、求嗣、开光。

这一天,济南城头,陈演徐徐念道:“……册封朱震为济王,立王庙,开王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