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京师八上

翌日临朝,先有户部上奏,援剿大军业已缺粮,请朝廷就近调集山西粮米解往河南,保证军需。

对于孙传庭,崇祯皇帝的态度是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其余一切都等剿灭流寇后再说。所以想都没想便批准,并降下圣谕,令山西平阳、顺德、彰德三府各州、县积极协助援剿大军征集、解送米粮,消极怠慢者以抗旨罪论处!

这道圣谕一下,山西的地方官员们积极性大涨!催逼百姓上缴粮食,交不出粮食的都被征用为运夫,替朝廷解送粮米。至于他们积极征集起来的粮米有多少运往河南供给援剿大军,我们无从考证,暂且搁下不提。

户部请的谕旨,退了下去,陈演上前奏道:“前援剿督师吴甡虽然未能剿灭流寇,然流寇纵横湖广之时,吴甡尚在京师等候随从精兵,南下之后也并无败军之战绩,楚省丢失、承天皇陵惨遭流寇发掘等事均和督师吴甡无关,故吴甡虽有小过,并无大罪,恳请皇上恢复吴甡大学士之职,早日入阁辅政。”

蒋德璟、吴景昉见陈演居然给吴甡开脱,都觉得奇怪,莫非今天的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不成?吴景昉也趁机奏道:“首辅大人所言甚是,现内阁辅政大臣只剩下三人,政事多有不便,请皇上早做决定。”

崇祯皇帝心里寻思,陈演前些日还上奏痛陈吴甡督师不利,应该早日定罪,以塑正朝纲、安定军心。今天怎么反过来帮着吴甡说好话了?莫非他猜到了朕不准备处罚吴甡?想到这里,心里暗下决定,陈演虽说没什么才能,但是很会理解自己的心意,首辅的位置就让他再久坐些日。

素来和陈演交好的都察院左副都御使施邦耀早先便已经和陈演通过气,见时机已到,便出列说道:“首辅大人此言差矣!陛下钦点吴甡为援剿督师是在三月,而湖广却是此后才丢失的。按照大明律例,吴甡督师期间,丢失湖广这么大一片土地,都可以抄家灭族了。首辅大人怎么能说吴甡无大罪呢!”

蒋德璟见崇祯听完陈演的话后沉思不语,便已经猜到生出了放吴甡一马的念头。哪知道都察院的人又**一脚,赶紧奏道:“吴甡是五月才南下督师的,怎么能把湖广丢失的责任怪到他头上去!

施邦耀厉声问道:“敢问蒋大人,吴甡在二月便已经被皇上钦点为援剿督师,为何五月才南下督师!即便上皇上御驾亲征,安排政事、告别宗室、祭奠太庙等也只需半月,大学士督师出征却要二个多月来准备,莫非他的架比皇上还大?”

本来崇祯皇帝见内阁少人,吴甡又无大过,便有意放过他。但听到施邦耀之言,回想起吴甡在京城时,对督师之事诸多刁难,自己几次催促都避规不前,等到湖广差不多落到流寇手了,这才慢吞吞的赶往江南。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在故意拖延时间?

对!吴甡就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崇祯心里恍然明悟,“好你个吴甡,枉费朕这么信任你,你居然把朕的湖广给弄丢了。”他恶狠狠的想到。此时,不管吴甡有没有罪,崇祯已经把湖广丢失的责任扣到了他头上。弄丢这么大一片土地,自然是万死莫赎了。

便在崇祯胡思乱想的当儿,吴景昉早已厉声问说:“施大人!你这话又是什么意思!就因为某些原因让吴甡督师出征的时间延期的两个月,就说吴甡有对皇上不敬之意吗?如此污蔑大臣,你是何居心?”

此时朝堂之上都人心惶惶起来,都察院那般混球,居然把事情往对皇上不敬上扯,难道你们还想污蔑人家吴甡造反不成!若真是如此,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遭殃了。造反,多么敏感的一个词,次罪一出,死的,决计不会是一两个人!但是陈演却在一边偷着笑了,事情正在往他算计的轨道上发展,吴甡是死定了。只是那个料会站出来主持正义的李邦-->>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