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听了,点点头道:“给他们先发一笔搬迁费是应该的。不过抚台大人你是知道的,最近本官给朝廷送去了一大笔军饷,现在手拮据得很,这笔搬迁费不肯能太多。”

周汉勋笑道:“搬迁费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工匠们在莱登呆了这么就,对于这里,也是有感情的。本抚说句不好听的话,大人千万别往心里去。大人你的名声,实在有点……呵呵!”

朱震看着满脸奸笑的周汉勋,知道重头来了,便打起精神,笑问道:“抚台大人有话但请直说,本官如果能做到的,决不推辞。”

周汉勋笑道:“除了钱,那些工匠们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自己的请朋好友能有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但是大人四处征战,为我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那些无知之徒却叫嚷着说大人杀戮太重。所以我想大人若能保证,永远不对莱登二府加以刀兵,他们便会安心的跟随大人去济南了。”

永不加兵!这就是周汉勋的条件?朱震知道其的关节,这个条件实在太苛刻了。永不加兵,便是他日朱震一统天下了,只能仍由着莱登二府独立自主。至于别人来攻打莱登二府,除非朱震借道路给他们。不过,有谁能安着心从朱震的地盘上路过呢?

朱震想起在酒楼时钟彬试探他的话语,也提及朱震会不会发兵攻打莱登二府。也许是周汉勋在骨里惧怕着朱震手里的兵力吧。他也可以从钟彬的只言片语推测出周汉勋志向不小。难道他是想在莱登二府建立一个国之国?

周汉勋见朱震不语,便问道:“朱大人,这事令你很为难么?”

朱震突然正色道:“我想听听周大人现今天下大势的看法。”

周汉勋道:“不知道大人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天下大势,圣上自有定夺。我们做臣的,当然是等着圣上的旨意形势,哪里用得着去管这么多。”

朱震笑道:“今日在酒楼之时,钟大人可是对现今天下大势分析得头头是道,抚台大人反而不知了,这就是你的诚意?”

周汉勋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如今这天下的大势,稍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大明不能久存了。然则有一个皇朝衰落下去,必定有一个新的皇朝崛起。李自成、张献忠等辈虽然闹得风风火火,却仍是一群流寇,丝毫没有为。政者的觉悟。必定不能长久。各方手握重兵的武将缺少远见卓识,不会发展根基,礼贤人才。只有大人韬武略皆为一流,他日必能大放彩异。”

朱震道:“如此说来,抚台大人让本官答应永远不对莱登二府刀兵相加,便是为了他日仍能保存一块完全属于你的土地,您觉得我会答应么?”

周汉勋道:“莱登二府名义上还是属于山东布政使司管辖,是大人的治下范围嘛!”

朱震道:“我这人只求实实在在的,从不去图那些虚有的。莱登二府只有个名义,我要之又有何用?可能抚台大人度量着本官目前不敢对莱登二府加以刀兵,便趁机胁迫本官。那么抚台大人失算了。当初王永吉也是算准了我不敢动他,才敢前来父王副赴宴的。我这人做事,一向只凭喜好,从不去计较后果。当然,万事以和为贵,能不打仗,便最好不打仗。我的士兵每一个都很宝贵。现在我就直接和抚台大人说了我的底线。我把军器局搬回章丘后,在我扫平天下之前,绝不踏足莱登半步。期间莱登二府只需表面上遵循山东布政使司政令即可。等我扫平天下以后,抚台大人若是还不能做出决断,那么朱某只有再次前来拜会了,不过那时伴随的,必定有十万雄师!”

朱震的话语如同铁板钉钉一般,说得铿然坚毅,似乎绝不会有半点更改的余地。都一字一钉的钉在了周汉勋的心头上,令他思索了很久。他原先的计划是有朱震在前面挡着,原再大的风暴也刮不到自己这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