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正是秋末,百花深处的菜田里,除了菘菜种下不久外,大多数的菜都要拉秧了,这拉秧的时候,正是腌制各种酱菜、拌菜、泡菜、咸菜的时候,因此这郑家媳妇每天都过来百花深处。
拉秧的各种蔬菜,甚至一些能吃梗和叶子的秧子,都被弄进了濯莲堂,今天郑家媳妇早早地就过来了,要腌制八宝菜、什锦菜,以及各种酱黄瓜。
百花深处本来就是种菜的园子,拉秧菜自然也不少,往年都是分出优劣,好的送去停云楼,歪瓜裂枣小扭子几乎都送人了,今年却都有了用处。而别人家腌制咸菜用坛子,这边直接用的大缸,在暖房旁边不远处,几十口大缸一排排放着,还另有些十来个小缸,都已洗净晾干,盖着木盖子待用。
因为换了大缸,所以秋萤、丁玉娘又与郑家媳妇一起换算了一下水与调料的比例。郑家媳妇毕竟是拿两成红利的,百花园酱菜卖得出乎她想象的好,因此今年秋末这次咸菜大储备,就格外的卖力气。
都算好了,郑家媳妇眉开眼笑地问秋萤道:“东家,我跟你说的那些调料都备齐了没啊?”
没用张秋萤回答,丁玉娘就笑了:“只比你说的全,肯定不差啥。秋萤把调料铺子的存货都买下来了。就是‘七十七味’楼前身那家调料铺子,谈铺子的时候,秋萤叫人家把存货都赠送了,真是有先见之明。”
郑家媳妇开始按部就班地腌制咸菜,这做咸菜并不是所有工序一两天就能完的,有的能当天收进缸里,有的却需要个六七日,甚至半月时间。丁玉娘在一旁将郑家媳妇说的要注意的地方都一一地记了下来。
一直忙活了二十多天,这大批的咸菜酱菜才都收缸腌制好了。
百花深处又新卖了一大批鸭子,等过了秋天,鸭子没了水里的小鱼小虾当饵食,就开始掉膘了。
小梨涡在百花深处住得很恣意,无论是学骑猎,还是读书,柳长青都能教导于他。邱状元也果然来取了果酒与咸菜,小梨涡不仅向他请了益,而且还相谈甚欢,很受邱状元青睐。
小梨涡最近常去御河边上遛马,那边儿有一大片的瘦田,临近水边沙性比较大,种麦种稻都不相宜,只能种点豆,收成也不好,倒是草长的丰美,因此人们都叫做“草田”的,只是荒着,百花深处经常将鸭子赶来这边放养。最近鸭子都卖得差不多了,这边就很安静,小梨涡专门来此练马。
练了几日,一天吃饭的时候,小梨涡问秋萤道:“三姐,百花深处西边,御河拐弯那处那一大片瘦田,也是咱家的么?”
张秋萤给他往碗里夹了两筷子栗子鸡,回道:“不是咱家的,是无主的荒地。那边儿的地不太肥,是草田,就长草还行,种不了庄稼,庄上倒常在那片儿放鸭子。你问这个做什么?”
小梨涡把栗子鸡夹进嘴里,嚼了嚼咽下去,又琢磨了一会儿,才抬头看着秋萤肯定地道:“这种荒地应该不贵吧?三姐,买下来。”
张秋萤讶异道:“为什么要买啊?不买也跟咱家的差不多,照样在那儿放鸭子。”
小梨涡笑道:“三姐,你的眼界还是小了那么一点儿。本来吧,我觉得三姐夫应该能发现这个好事儿,但估计他之前在朝中当官没顾上,辞官后你又有了身子他也就没空关注别的。三姐,听我的没错,买下来大有用处。”
张秋萤愣了下,然后问道:“是要做牧场么?那里也就做牧场合适。”
小梨涡摇摇头道:“做什么牧场啊!那里御河沿岸朝内有个大弯,是个凹岸,水深足够水面平静,正适合建码头。也不必很大,往来船只能歇个脚避避风就行。我这几日在那边遛马,经常看见有船只在这边停一停靠一靠,却没有码头上岸,休整之后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