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多日的筹备,致远的米面铺和秋萤的酱菜铺正式开张了。赵迎一身男装以丁玉郎的面貌示人,与秋萤一起/点了爆竹。停云楼掌柜何少一,丁公学府郝世进与丁冬儿,邱状元偕同夫人赵筱筱,均备了贺仪一同前来贺喜,还有些想与百花深处结交的文人雅士、士绅学子,不知从哪儿听到了消息,也来了不少。
张致远才到京中,立足未稳,哪里有什么人脉,这些人自然都是冲着百花深处的名头来的。好比一些文人雅士,那是犹记得南小巷的对子王,来了便看那门口的匾额与对联。
那致远的匾额本来就是随便准备的,名字也是直白的“米面粮油杂货铺”,叫秋萤看见后,摇摇头一挥手重提了字,柳长青过来直接吩咐人重做匾额去了。那匾额改成了:七事七味楼。对联分别是:开门有七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为天下;人生岂五味,酸甜苦辣浓淡咸,菜有千秋。
此外,张秋萤在自己的酱菜档口上还挂了一个小对联,上联曰:百花深处,闻香下马;万丈红尘,知味停车。
其实,这开张之日来了这么多人,就是最好的招牌了。老百姓都在议论,一个小小酱菜园卖咸菜,怎地有这么多人来捧场?而且还多是读书人呢?听说连姓邱的状元郎都来了!这人口相传的流传开去后,“七事七味楼”虽是新开铺面,倒是不少人都知道了,而且以讹传讹后,很多人都认为是“七十七味楼”,特意来看看是干什么的,张致远的生意也因此打开了局面。
这些后续却是张秋萤始料未及的了,开张前她只忙着给各种咸菜定价。这季节里不多见的定价稍微高些,比如酸酱黄瓜、甜辣黄瓜、红油笋片、酸脆藕片、酱香山蘑等;常见的咸菜定价低些,比如萝卜樱子、芥菜疙瘩、青红萝卜、八宝杂合菜等。
除此之外,她还“大方”地以不收何少一半个停云楼为条件,赖着何少一延请的做鱼的大师傅,让人家专门给她的酱菜园制作各个品种、各种滋味的咸鱼,当然也是签了合约,规定了只许给百花园酱菜制作咸鱼,另外也为此付了银子。
如秋萤预料中那般,百花园酱菜卖的不错,而且来采买的大多是大户人家,高价咸菜卖的更多更快。而那赵迎更像个活招牌一般,特别讨大姑娘小媳妇的喜欢。一时之间,京城许多人家的餐桌上,都多了一味百花园酱菜。对子王的两幅对联,也随之流传了出去。
尽管酱菜园有点忙不过来,秋萤却也没有再招工。因为有一个衣衫华丽的贵公子,停云楼掌柜何少一,日日涎着脸地前去赖着帮忙,还口称“秋萤叫我多来关照”以免被赵迎给轰回去,也没来得及兑现承诺,给秋萤细说当年往事。不过秋萤也不着急,她十分地盼望何少一能与赵迎走在一起,也并不去打扰。
让秋萤意外的是,那日新铺开张,已是状元夫人的赵筱筱过来,虽然更加确认了赵莹莹的身份,姐妹两人却并不亲热。赵莹莹还好说,她本就不记得谁是谁了,但赵筱筱的态度就有些问题了,而且密云县城赵府并无人找上门来,这让张秋萤想起何少一说过的事有蹊跷的话来,深以为然。
新铺开张之前,铜锣湾张家就来了人,不只秋萤的父母张瑞年与徐氏,大房的李氏与秋棠夫妇也来了。张瑞年与徐氏看着铺子开张后就回去了,李氏并秋棠夫妇却都留了下来,秋棠第一次进京,百花深处春意渐深,百花齐放,花香馥郁,景致宜人,她留下来想小住一段日子,难得的是唐家少爷居然没趁机会回乡鬼混,而是陪同留了下来。
张秋萤一边招待着他们,一边雇了穷人家的姑娘们组队卖花,给停云楼每日送花,还给那些大户人家的老主顾们育花。如今百花深处有李园师和柳长青两人看顾着,花草备受照料,开得如火如荼,秋萤特意找了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