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南城市集,是离南小巷最近的内城市集,内外城交汇,也很繁华热闹。柳长青与秋萤随捕捞队来到此处,挑了一些新鲜的河鱼,寄存在鱼老板那里,继续逛起了市集。

张秋萤逛市集与别人不同,她爱逛菜市场,看看菜的成色,问问价格,与摊主攀谈几句,讨论讨论种菜的心得。这次逛着逛着竟然叫她遇到了熟人。

这熟人正是与那四时鲜的菜老板有仇的郑老爹的儿媳妇。郑老爹在百花深处园子里当了两年更夫,四时鲜倒台之后,儿子儿媳将他接回家养老,照旧种了片小菜园,开了个小饭馆,就在这南门市集边壮劳力等活儿的地方,虽是卖些家常小菜,但听闻生意还好。

如今看到老板娘出来卖菜,立时让秋萤好奇起来。她快走两步过去与那郑家媳妇打招呼道:“欸,这不是郑家嫂子么?眼下正当饭口,你不在店里忙活,怎么过来卖菜了?”

郑家媳妇见到秋萤,连忙客客气气地问了好,这才笑呵呵回话道:“这不是嘛,前些日子,我有个表妹前来投亲,如今有她帮手,就将我替下来了,店里用不了的菜蔬,我就拿来市集,换几个铜板。如今正青黄不接,也没什么绿叶菜,就是卖点儿白崧,卖点儿山蘑,卖点儿自己腌渍的小咸菜。”

张秋萤点点头,蹲下来瞅那几大瓮咸菜道:“我早就听二姐说过,郑嫂子腌渍的小咸菜是一绝,特别的爽口下饭,哪个到你店里吃饭的都要点上两碟。今天既然撞上了,一定得买些尝尝。”

郑家媳妇是有手艺,又听到夸奖,笑的更加开心,嘴里连连道:“一点儿咸菜,还值得夫人说买?来,夫人挑挑,拣几样爱吃的,尽管捎回去吃。吃完了到我家里店里都行,我再给您拿。”

张秋萤挨个地看了看咸菜瓮,听着郑家媳妇介绍道:“这个是腌渍的青红萝卜,这个是酸豆角,这个是脆黄瓜,这是酸藕片,这是萝卜缨子,芥菜疙瘩,八宝杂合菜,这是山蕨菜,辣根菜……”

张秋萤瞧得眼花缭乱的,惊奇道:“我从没见过这么多种的咸菜啊,平日吃的也就是腌黄瓜萝卜、芥菜疙瘩。哎呀,闻着这味道就不错,我都想尝尝。可要都尝了,估计得齁hou,一声着我。”然后看了看又道,“这都不是一季的菜啊,郑家嫂子你不会是准备了一年吧?就为了这时节来卖?”

郑家媳妇笑着回话道:“是,这当季的我腌的多,也卖着,但总会留几坛子冬里吃。开春的时候,青黄不接,老百姓哪儿吃得着绿叶菜啊,这时候这些腌菜就新鲜了,别的不说,这酸脆小黄瓜卖得最火,今年夏里黄瓜旺季的时候,我留了十大瓮啊,如今卖得差不多了,这里还有半瓮,自家留了一瓮。”

张秋萤又问道:“这么多人买咸菜吃么?”

郑家媳妇又笑了:“柳夫人,您不知情。这么说吧,咱这小咸菜,穷人家买了换换口味,富人家买了打打油腻。青菜没上来的时候,富人家饭桌上那是肉多菜少,总吃总吃不腻着才怪,配上小咸菜能开开胃口。”

张秋萤越听越高兴,心里升起一个念头来,然后她豁出去地道:“来,郑家嫂子,筷子给我,齁着我也得尝。”

两人说了这半晌话,隔壁卖烧饼的小伙子都注意到了,此刻听秋萤这么说,立刻笑道:“哎呀,这位夫人,这可是市集啊,还能齁着您哪?我送您个烧饼,就着尝不就得了?”

郑家媳妇却回头奇怪地道:“欸?王二蛋,今天你这铁公鸡怎么主动拔毛了啊?”

叫王二蛋的烧饼摊主挠挠头道:“郑家嫂子,瞧您说的,我这不也等于给你拉买卖吗?”

张秋萤站起身来,垫着薄牛皮纸裹了一个刚出锅的热烧饼,给了那王二蛋几个铜子儿道:“不能白吃你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