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给南小巷,我们总该表示表示,可一来人家府上啥都不缺,二来长青哥也辞官归田无法再为之效力了,你说这个人情我们如何来还呢?”

张宛如不接这茬:“人情往来上,你素来有奇思妙想,我是比不过你的。这个还需你自己多琢磨琢磨。”

.

管家娘子苏锦绣与其夫李汝廷搬来南小巷的那一天,柳长青与秋萤特意摆了顿接风酒以示礼遇,邱状元自然是座上宾。苏锦绣八岁的儿子李长安,不多时便与宛如家的云笙、云芷混熟了,云芷抱着她的“蟹壮圆”给长安看,不停嘴地描述着当日凿冰冬捕的情景。

那小长安听得心向往之,将头凑过去仔细瞧那“蟹壮圆”,观察了一会儿忽然开口吟道:“往日见它在餐盘,螯竖壳凸红翻翻。菊花清酒总相伴,金黄蟹肉嫩鲜鲜。今夜横行浅水滩,大肚将军舞双钳,别有一番新气势,怪道称它‘蟹壮圆’。”

云芷将那瓷缸一护,怒目道:“它是从我家池塘来的,不是你家餐盘那只!呜呜呜,不让你吃!不让你吃!娘,娘,小姨母,呜呜,小姨母……”说完抱着“蟹壮圆”告状去了。

云笙伸手捞了一把没拽着妹妹,只得先对小长安道:“长安刚才念的是诗吧?我妹妹还太小,听不太懂,只怕是觉得你要把她的‘蟹壮圆’弄的红翻翻,然后下酒吃了。一会儿我自会与姨母说清楚,你不用担心。”

那小长安已八岁,有了点儿小心眼,见刚随父母过来,就惹哭了府上小姐,难免有些忐忑,听了云笙的话才心安一些,解释道:“我从认得些字,便有这个毛病,见了什么稀罕东西,就忍不住地念些打油诗,没想到叫云芷小姐误会了。”

这边话刚落地,那边苏锦绣就招呼上了:“长安,长安!”

长安看了云笙一眼,连忙跑了过去,行礼道:“娘亲。”

苏锦绣道:“好好地看螃蟹玩儿,怎地你说要吃了它?这是云芷小姐养着玩儿的,你胡说八道吓着小姐了吧?还不快些赔礼。”

云笙此时也走了过来,在一边为长安打抱不平:“苏姑姑,此事不怪长安,是我妹妹太小,听不懂长安作的诗,误会了。长安并没说要吃了‘蟹壮圆’。”

柳长青与张秋萤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新鲜,需知这世上的确有些聪慧孩童,小小年纪便能作诗,且以孩童视角来描述,往往颇生动有趣,比如众所皆知的骆宾王的《鹅鹅鹅》。

张秋萤安抚住云芷,问长安道:“长安,你刚才作的什么诗?再念给大家听听可好?”

小长安有些扭捏道:“作的不好,不敢献丑。”

云笙在一旁沉吟了一会儿,忽然抬头道:“云笙记住了,给小姨母念了听听。”说完便缓慢却清晰地诵道,“往日见它在餐盘,螯竖壳凸红翻翻。菊花清酒总相伴,金黄蟹肉嫩鲜鲜。今夜横行浅水滩,大肚将军舞双钳,别有一番新气势,怪道称它‘蟹壮圆’。”

云芷“呜呜”又哭起来,扯着秋萤道:“坏哥哥,呜呜,坏哥哥,要把云芷的‘蟹壮圆’弄红翻翻,吃它的肉嫩鲜鲜。”

一桌子的大人,都因这孩童间有趣的误会,而笑了起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